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调查
【6h】

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研究动态

1.3.2国外研究动态

1.3.3文献评述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与内容

1.4.2研究方法

1.5创新与不足

1.5.1创新之处

1.5.2不足之处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农村生活垃圾

2.1.2协同治理

2.2理论基础

2.2.1治理理论

2.2.2协同理论

2.2.3绿色发展理论

2.2.4二元结构理论

2.2.5城乡一体化理论

3战旗村生活垃圾治理案例描述

3.1战旗村概况

3.2战旗村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情况

3.2.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原有模式

3.2.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新模式

3.3战旗村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效果

3.3.1农村垃圾分类意识初步形成

3.3.2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4战旗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情况调查

4.1调查问卷设计

4.2信度与效度分析

4.3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4.3.1村民满意度

4.3.2政府责任

4.3.3影响村民参与的原因

5战旗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机制构建

5.1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主体

5.1.1村党组织

5.1.2村委会

5.1.3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5.1.4运营公司

5.1.5社会组织

5.2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要素及分析

5.2.1垃圾协同治理模型的逻辑分析

5.2.2垃圾协同治理序参量的分析

5.3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机制

5.3.1利益协调机制

5.3.2评估与激励机制

5.3.3监督约束机制

5.3.4主体合作机制

6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结论

6.1.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够构建协同治理系统

6.1.2主体广泛参与是垃圾协同治理的基础

6.2.政策建议

6.2.1建立多元参与的垃圾治理制度

6.2.2注重循环经济发展

6.2.3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6.2.4持续动员村民参与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背景下,农村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势在必行。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呈蔓延之势席卷全球各大国家城市和农村的形势下,农村“垃圾围村”、脏乱差问题加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暴露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短板,有必要探索总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实施路径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以此丰富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的内涵。  本文基于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对得益于土地农村集体经营建设性用地和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进行了实地垃圾治理情况的调查研究,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效果三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结合案例描述的基础上,以治理效果的主要受益者——村民为调查对象,设计并发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统计汇总有关数据,并从村民满意度、政府责任、影响村民参与的原因对战旗村垃圾治理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战旗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  通过协同理论的支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侧重于参与治理主体的角度,构建了战旗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模型,得出的参与主体有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村党组织、社会组织、运营公司;探索得出设施共建共享度、组织间信任度、村民自治意识、环境友好共同愿景、组织效率5个主要序参量;推导得出利益协调机制、评估与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主体合作运行机制四个机制,并对其进行了阐述分析。  根据实地调研及问卷统计分析,从建立多元参与的垃圾治理制度、注重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动员村民参与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机制有效运转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是在调研走访战旗村的基础上,试探索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归纳了参与治理的主体,构建了协同治理模型,筛选确定了影响垃圾协同治理的序参量,设计了农村垃圾协同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