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D44与BRAF V600E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6h】

CD44与BRAF V600E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测定CD44及BRAF V600E在结直肠粘膜组织(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内的表达水平,讨论其与结直肠癌发生、进展的关系,为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讨论两因子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关系,寻觅结直肠癌免疫治疗靶标。  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01月~2017年10月间消化内科或普外科住院患者,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不同肠粘膜组织中CD44、BRAF V600E的表达,根据实验需求分为5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30例结直肠息肉组织、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三组,要求入组为初次治疗患者、术前未经放、化疗及免疫、靶向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排除家族性腺瘤、结直肠癌病史、炎症性肠病等。分析两因子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关系;同时系统检索CD44及BRAF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中上述阳性因素的表达,验证本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①CD44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6.0%)高于正常组织(2.0%)及息肉组织(33.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4在绒毛状腺瘤组阳性表达率(80.0%)高于绒毛-管状腺瘤组(40.0%)、管状腺瘤组(20.0%)、增生息肉组(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4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位置相关(P<0.05);进一步meta分析结果显示CD4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年龄、肿瘤位置无显著相关性(P>0.05)。②BRAF V600E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6.0%)高于正常组织(4.0%)及息肉组织(6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RAF V600E在绒毛状腺瘤组阳性表达率(100.0%)高于绒毛-管状腺瘤组(70.0%)、管状腺瘤组(60.0%)、增生息肉组(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RAF V600E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位置、N分期及Dukes分期相关(P<0.05);进一步meta分析结果显示BRA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位置、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③CD44及BRAF V600E在癌中的表达正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r=0.107,p=0.460)。  结论:CD44、BRAF V600E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逐步升高,可能预示腺瘤-腺癌途径进展;CD44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弱于BRAFV600E,且单一CD44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作用较弱,联合检测两因子可能对结直肠癌早期预防及诊断提供帮助。BRAF V600E在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较强,可作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靶点,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提供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高玲;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新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结直肠癌,CD44蛋白,BRAF V600E蛋白,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