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6h】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发生的依据

2.1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2.1.1 来自历史方位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

2.1.2 来自当代思想文化环境

2.1.3 来自党内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正与个人行为消极

2.1.4 来自习近平自身成长经历与施政经验

2.2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2.2.1 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文明的相关思想

2.2.2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2.3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文化泉源

2.3.1 中华传统优秀家庭文化

2.3.2 革命红色家风

第3章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3.1 家庭文明建设基础论

3.1.1 家庭生产与再生产是理论起点

3.1.2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

3.1.3 家庭梦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2 家庭文明建设本质论

3.2.1 家庭文明建设是在家庭生产实践基础上的道德思想建设

3.2.2 家庭文明建设以良好家庭关系为伦理取向

3.2.3 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家庭教育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

3.2.4 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是家庭文明建设的现实目标

3.3 家庭建设主体论

3.3.1 家长与孩子共同构成家庭文明建设的双主体

3.3.2 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家庭文明建设的先进主体

3.3.3 党委、政府与群众团体组成家庭文明建设的援助主体

3.4 家庭文明建设规律论

3.4.1 家庭文明建设随社会主要矛盾运动而发展变化

3.4.2 依时代形势和国家战略需要丰富内容

3.4.3 在继承传统优秀家风中进行自我创新

第4章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特点

4.1 时代性——基于新的历史方位

4.1.1 方向和目标的时代性

4.1.2 途径和方式的时代性

4.1.3 构想和愿景的时代性

4.2 实践性——基于历史交汇期的重大任务

4.2.1 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诞生的生活实践性

4.2.2 家庭文明建设发展的实践性

4.2.3 家庭文明建设检验标准的实践性

4.3 科学性——基于当前重大时代课题

4.3.1 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4.3.2 内容结构的科学性

4.3.3 实践方式的科学性

4.4 发展性——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新的奋斗目标

4.4.1 源于家庭建设实际又指导于家庭建设

4.4.2 站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勇于创新

4.4.3 对中华文明作出贡献

第5章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

5.1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5.1.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文明的重要思想

5.1.2 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5.1.3 创新和拓展中国传统家风内容

5.2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5.2.1 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找到可操作性的实践主体

5.2.2 促进家庭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均衡发展

5.2.3 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与涵养优秀家庭美德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欢欢;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昌大学;
  • 学科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世润;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