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研究——以S县环保项目为例
【6h】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优化研究——以S县环保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相关文献综述

1.2.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1.2.2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1.2.3研究述评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综述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层次分析法

1.5技术路线

1.6论文的创新点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环保专项资金

2.1.2绩效与绩效评价

2.1.3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2.2理论基础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公共财政理论

2.2.3“3E”理论

2.2.4社会福利理论

3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3.1.1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组织管理流程的现状

3.1.2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3.2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问题分析

3.2.1评价制度不够完善

3.2.2指标体系不够全面

3.2.3调整机制缺乏有效性

3.2.4项目监督不到位

4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

4.1组织管理流程的优化

4.1.1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4.1.2为评价小组配备专业人员

4.1.3强化监督和反馈机制

4.2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4.2.1评价指标的调整

4.2.2评价指标的说明

4.3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优化

4.3.1分析问题并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3.2构造判断矩阵

4.3.3计算指标的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

4.3.4计算评价指标组合权重

5S县环保项目绩效评价案例研究

5.1S县环保项目简介

5.2现行S县环保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5.3运用优化后的评价体系对S县环保项目进行评价

5.4优化前后结果的对比分析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支出监管的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对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也是大势所趋。环保专项资金作为财政支出的一种,是我国政府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财力保障,所以对环保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不仅可以提高该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促进环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国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完善、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未形成有效的调整机制、监督检查不到位等问题。  本文在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基础上,对现有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政策制度进行整理和分析,经过分析比较之后,发现当前资金的投入使用与项目管理已经比较规范,但是项目结果的评价,尤其是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些更能体现专项资金实际价值的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并没有被重点考虑。有鉴于此,本文在遵循“投入-管理-产出-效益”这一逻辑路线的基础上,将其优化为“资金投入与使用”、“项目管理”以及“项目结果”这三个一级指标,并由此分解为7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在指标优化的基础上,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财政理论、“3E”理论及社会福利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重新赋权,给予“项目结果”指标更高的权重,以凸显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对绩效评价体系优化之后,本文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S县环保项目,将优化后的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并与其使用的原指标体系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指标的不同和权重侧重点的差异,由此计算得出的S县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也存在差异,在将项目效益进行重点考虑的情况下,本文得出了原绩效评价结果虚高的结论。有鉴于此,为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召,本文认为对于环保专项资金来说,其绩效评价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善,凸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环保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趋于规范和高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