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协同创新的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优化路径研究
【6h】

基于协同创新的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优化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2 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路径的理论分析

2.1 协同创新路径的实施目标

2.2 协同创新路径的理论依据

2.3 协同创新路径的内部机理

3 我国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路径的现状分析

3.1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的具体实施路径

3.1.1 路径1:“国防专利技术转民用”

3.1.2 路径2:“民用专利技术转军用”

3.1.3 路径3:“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

3.2影响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

3.2.1 专利技术转移制度体系有待优化

3.2.2 专利技术转移管理体系缺乏协同

4 主要国家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协同创新经验

4.1 主要国家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的基本经验

4.1.1 美国

4.1.2 日本

4.1.3 俄罗斯

4.2 启示

5 基于协同创新的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路径的优化建议

5.1 路径1:“国防专利技术转民用”的优化

5.1.1 完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设计

5.1.2 引入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机制

5.1.3 打通技术转移信息交流通道

5.1.4 发挥军民融合项目示范效应

5.2 路径2:“民用专利技术转军用”的优化

5.2.1 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5.2.2 完善民营企业的准入制度

5.2.3 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

5.2.4 拓宽技术转移的融资渠道

5.3 路径3:“军民两用专利技术的双向转移”的优化

5.3.1 建立军民通用技术标准

5.3.2 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技术转移是获得技术进步的关键途径,也是实现技术追赶、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改变和催生了更多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以及供应链。军民融合发展背景下,技术转移的有效实施是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化的重要环节。其中专利是技术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国防专利技术向民用领域外溢,发挥军事科技对高新民用技术的孵化带动作用;民用优势技术服务于军事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建设,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军民融合背景下的专利技术转移为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仍面临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军工企业科研投入不断提高,大量国防专利技术积累的同时,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率却不高。与此同时,随着军民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有关国防专利权利归属认定、国防专利定密解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等问题也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  文章以专利技术转移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讨解决我国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路径优化问题。文章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基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专利技术转移尤其是国防专利技术转移对于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首先,在界定技术转移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回顾与述评。随后,以典型军民融合案例为切入点,总结当前我国专利技术转移实施的具体路径及运行机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从制度设计、组织管理体系以及转化流程多角度剖析影响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在主体、组织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协同性不足,在借鉴主要国家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提出从战略层面、体制机制以及组织管理体系层面、技术标准层面对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路径进行优化,实现专利技术转移参与主体之间、组织管理机构、以及技术转移路径实施的协同发展。同时,为保障军民融合专利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路径的实施,应当优化国防知识产权管理、军民融合金融支持、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等配套措施。

著录项

  • 作者

    王潇睿;

  •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
  • 学科 知识产权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培育;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国防专利,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军民融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