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型城市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研究
【6h】

大型城市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4 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鲜农产品

2.1.2 大型城市

2.1.3 销售模式

2.1.4 互联网+

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大型城市生鲜农产品传统销售模式分析

3.1 我国生鲜农产品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

3.1.1 多渠道自由购销阶段(1949-1954)

3.1.2 统购统销阶段(1955-1978)

3.1.3 体制改革启动阶段(1979-1984)

3.1.4 市场化过度阶段(1985-1992)

3.1.5 全面自由市场化阶段(1993至今)

3.2 农贸市场模式

3.2.1 定义及特点

3.2.2 典型案例分析

3.2.3 模式问题

3.2.4 发展前景

3.3 超市模式

3.3.1 定义及特点

3.3.2 典型案例分析

3.3.3 模式优势

3.3.4 发展前景

第四章 大型城市生鲜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模式分析

4.1 定义及特点

4.2 运营模式分类

4.3 典型案例分析

4.3.1 以综合型电商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模式

4.3.2 以垂直型电商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模式

4.3.3 以全国性物流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模式

4.3.4 以线下超市为基础的互联网+模式

4.4 经营外部环境及发展前景分析

4.4.1 机遇

4.4.2 挑战

4.4.3 发展前景

第五章 大型城市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升级方向及对策

5.1 大型城市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升级方向

5.2 大型城市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5.2.1 生产环节

5.2.2 流通环节

5.2.3 零售环节

5.3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不断变迁,城市消费者购买生鲜的渠道已经多元化。在消费者需求升级、传统模式问题重重、政府政策不断释放利好和冷链物流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将迎来进一步转型升级的风口。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的梳理,利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动态分析法对农贸市场、超市两种传统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和互联网+这一新型销售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升级的方向。  生鲜农产品有一些特殊属性,决定了产业链特征和经营难度。农贸市场模式是我国目前生鲜农产品经营的主力军。该模式渠道层级多,产业链条长,市场参与主体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小。这些特征导致了其存在产业附加值低、中间成本过高推高终端零售价格、流通损耗严重、高品质和个性化产品较少、营销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该模式受到各种冲击后会不断萎缩。  超市模式通过直采能够有效缩短产业链,并且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的缩短符合各方利益,有利于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超市经营还保障了优质优价,改善了消费者购物体验。超市模式在发达国家的生鲜农产品经营中已经占据绝对地位,这种模式在我国也会有很大发展空间。  互联网+模式下的生鲜电商刚刚萌芽。互联网+模式面临消费者需求升级和消费习惯变迁、现代信息技术和冷链宅配技术突飞猛进、政府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以及规模化的上游供应商加速形成等机遇,也面临着物流配送、标准化、质量控制和农网对接等一系列挑战。未来该模式会持续壮大。  我国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向“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演进,即生产集中化、流通简洁化和零售规模化,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理想格局。为了加速生鲜农产品销售模式的转型升级,政府应为农超对接、农网对接提供财税、信贷支持,并加速土地流转改革,推进生鲜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产业链各主体要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通过深化合作完善产业链对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