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方案选择研究
【6h】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方案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森林火灾与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概述

3 国内外生物防火林带研究与建设现状

3.1 国外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研究

3.1.1 树种选择方面

3.1.2 林带结构方面

3.1.3 林带规格方面

3.1.4 林带设置方面

3.2 国内生物防火林带研究

3.2.1 防火树种的选择

3.2.2 防火林带结构、位置和配置

3.2.3 林带规格

3.2.4 阻火机理研究

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

4 宁波市森林火灾发生与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概况

4.1 宁波市森林资源情况

4.2 宁波市历年森林火灾发生情况

4.3 宁波市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现状分析

4.3.1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取得的成就

4.3.2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宁波市生物防火林带研究情况

4.4.1 生物防火树种选择

4.4.2 营建的防火林带模式

5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方案选择

5.1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基础上的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方案选择

5.1.1 典型生物防火林带模式选择

5.1.2 计算周期的确定

5.1.3 经济效益主要相关指标的设定

5.1.4 生物防火林带不同营建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5.1.5 不同营建方案模型测算

5.2 投入产出分析基础上的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模式选择

5.2.1 杨梅防火林带投入产出比测算

5.2.2 毛竹防火林带投入产出比测算

5.2.3 木荷防火林带投入产出比测算

5.3 结论

6 宁波市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6.1 经济型生物防火林带与森林火灾发生的问题

6.2 经济型生物防火林带所能解决的诸多问题

6.2.1 林权与林地制约问题

6.2.2 投资问题

6.2.3 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效益林业问题

6.3 直接界定型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问题

6.3.1 现有可利用的生物阻隔系统分析

6.3.2 直接界定型生物防火林带应具备的条件

6.3.3 直接界定型生物防火林带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概述了森林火灾与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国内外生物防火林带研究与建设现状、宁波市森林火灾发生与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情况。以杨梅林、柑桔林、毛竹林、雷竹林、茶园、油茶林等6种生产中常用的典型生态经济型生物防火林带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的生态型生物防火林带木荷林为对照,构建了3个典型数学模型,从直接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等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各种类型生物防火林带的经济效果。结果表明,从绝对量上看,在计算期内每公顷生物防火林带的年均直接经济效益排序为:柑桔林(66212元/hm2)>茶园(56400元/hm2)>杨梅林(42328元/hm2)>雷竹林(16007元/hm2)>毛竹林(15363元/hm2)>油茶林(12013元/hm2)>木荷林(5015元/hm2);从投入产出比的结果来看,其经济效果的排序为:杨梅林(1∶7.11)>柑桔林(1∶3.29)>毛竹林(1∶2.35)>油茶林(1∶2.32)>木荷林(1∶2.26)>雷竹林(1∶2.15)>茶园(1∶1.92),与经济效益绝对量的测算略有不同。从总体而言,茶园林带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林分,年均经济效益为次高,但投入产出比最低;果树林带的投入和产出均较高,年均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比排名都位居前列,属于可以优先选择的发展模式;竹类林带年均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比的排名均居于中间,但与茶园和果园相比,管理相对粗放,在生产中也可以多加推广;油茶林带和传统的木荷林带的年均经济效益排名靠后,但投入产出比排名均居于中游,可以在立地条件一般、管理不太便捷的区域推广应用。本文探讨了经济型生物防火林带的防火效果,认为发展经济型生物防火林带能够很好地解决森林权属与造林用地、投入、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效益林业等诸多制约生物防火林带发展的瓶颈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