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游记中的印度书写(2000-2012)
【6h】

中国游记中的印度书写(2000-2012)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被记录的印度风景

第一节 旅游指南:别样生存手册

第二节 行走印度:文化转移

第三节 心灵异境:朝圣之旅

第四节 虚构之美:游记体小说

第二章 典型印度形象解读

第一节 传统宗教形象的延续

第二节 近代没落形象的留存

第三节 当代新形象的游记表达

第三章 印度形象与文化想象

第一节 社会文化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创作者的差异性与个体想象

结语 作为一面镜子的印度:反思与观照

参考文献

一 外文部分

二 中文部分

附录:近年来旅印游记出版情况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游记中的印度书写(2000-2012)”所研究的,是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以印度为行旅目的地而写作的游记中体现的印度形象,研究对象的时间则限定在进入21世纪之后至今。目前我国学界对于“中国的印度形象”这一课题的研究集中于其在古代著作如《大唐西域记》、《佛国记》等作品中的体现,着墨于当代中国的印度形象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进入新世纪后的十多年间,在我国大陆出版的印度游记著作约有60本,在数量上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质量上也有不少佳作。同时,印度游记在短时间内出现“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本身也是值得注意的。因此,本文试图归纳当代中国印度游记中的印度形象,分析这些形象的特点,并探寻其形成的过程背后的文化原因。  行旅是一个不断与“他者”相遇的过程。本文立足于跨文化的立场,部分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建立在对印度游记的不同描述的文本细读基础上,重点对新世纪以来的印度游记的典范性文本进行解读,展示传统集体想象影响下的中国人眼中的印度形象的特点与变化发展。游记一般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但是从形象学的角度看,任何异域描写都是一种文化想象,不同行旅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游记这种文化叙事文本中,对构建印度的集体想象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复杂多变的印度形象,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对中国文化自身的思索。  文章首先区分了印度游记的四个类型并选取了相应的代表文本,接着归纳总结了印度游记中呈现的三个不同侧面的“印度形象”,并分析当代中国行旅者看待印度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特点,最后总结新世纪以来的印度游记在印度形象生成中的作用和意义:游记文本是一种文化叙事,游记间的互证充分展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印度的集体想象;这些行旅者作为印度形象的构建者,均受到中国传统的对印度的集体想象的影响,但他们对这种集体想象有继承有背离,并借助印度形象言说自我欲望、反思自身文化。

著录项

  • 作者

    陈晓宇;

  •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曾琼;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游记著作,印度书写,文化叙事,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