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头影测量评价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下颌骨的变化及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6h】

头影测量评价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下颌骨的变化及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20名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片进行测量分析,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前后硬组织下颌骨的变化及其对软组织侧貌上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有效的矫治方案提供依据,为分析错牙合畸形形成的机制提供实验数据。  方法:本研究按纳入标准所选择的样本来自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于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10月30日之间就诊的患者。实验对象均为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共20名,其年龄分布为9岁-13岁,其中12名男性,8名女性。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获得矫治前和矫治后头影测量片,并对实验所得资料进行测量分析获得相应数据,进而分析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其中主要使用的统计学方法有: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下面高变化的结果:治疗后N-Me、ANS-Me、Co-Go、FMA增大,其中N-Me、ANS-Me、Co-G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下颌骨矢状向的变化结果:治疗后SNB、IMPA、L1-NB、L1-NB(mm)、Go-Gn、Co-Gn增大,SNA、ANB、FMIA减小,其中ANB、FMIA、SNB、SNA、IMPA、L1-NB、L1-NB(mm)、Go-Gn、Co-G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颌骨旋转的变化结果:治疗后MP-SN增大,FMA增大,PP-MP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颏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Y轴增大,NP-FH减小,Po-NB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下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LL-FH增大,Stmi-Mes增大,B’-B增大,NsLL-FH减小,其中NsLL-FH、B’LL-FH、Stmi-Me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侧貌及美观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LL-E、H角、ULNsLL、LLNsPos减小,Z角、GSnPos增大,其中LL-E、H角、ULNsLL、Z角、GSnPo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下颌骨升支长度增加,前下面高增加,表明Twin-block矫治器促进了下颌骨在垂直方向上的生长发育,使面前部的垂直向比例协调。2:下颌体长度和下颌骨总长度增加,SNB角增加,ANB角减小,表明Twin-block矫治器促进了下颌骨在矢状方向上的生长发育,Ⅱ类骨面型趋于好转,面型得以改善。3:在使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后,与矫治前比较,下颌骨未发生旋转变化。4:在使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后,面型突度减小,审美平面距减小,下唇长度增加,鼻、唇、颏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侧貌轮廓更加美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