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村建设中贫困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6h】

新农村建设中贫困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贫困文化及其表现

2.1 农村贫困文化的概念及界定

2.1.1 农村贫困文化的概念

2.1.2 农村贫困文化的主体

2.1.3 农村贫困文化的性质

2.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贫困文化的表现

2.2.1 小福即安,消极无为的人生观

2.2.2 读书无用,从众随俗的教育观

2.2.3 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

2.2.4 盲目攀比,缺乏统筹的消费观

2.2.5 盲目跟从,求神拜祖的宗教观

第三章 农村贫困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原因

3.1 农村贫困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

3.1.1 农村贫困文化使新农村建设缺乏必需的文化动力

3.1.2 农村贫困文化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脱贫解困的进程

3.2 农村贫困文化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

3.2.1 文化教育贫困是形成贫困文化的决定力量

3.2.2 宗族意识是农民的选择性困惑

3.2.3 不良消费习惯是农民的内在障碍

3.2.4 淡薄的生态意识是农民思想的外力作用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贫困文化的对策

4.1 重构反贫困文化的价值体系,实现文化富农

4.1.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视农民的文化主体作用

4.1.2 倡导文化扶贫,加强文化扶贫力度

4.1.3 加大宣传力度的引导,强化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自觉

4.2 畅通农村反贫困文化路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2.1 加快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

4.2.2 强化农业科技意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2.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4.3 发挥政府反贫困的文化引领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4.3.1 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抓好农村的教育工作

4.3.2 农民转变其自身的思想观念,实现角色的准确定位

4.3.3 倾听农民的心声,树立优秀农民的典型示范作用

4.3.4 大力扶持优秀民间文化,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

4.3.5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的人口数量占有绝对的比重,农村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突出,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现象依旧是阻碍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问题,在深入研究贫困现象的过程中,本文发现扶贫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是无论政府投入多少物力、人力、技术方面的支持都无法使农村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因此,本文把重点放在了文化这一因素上,称为贫困文化。此文阐述了贫困文化作为贫困人口的一种心理自我保护机制,长此以往难以彻底根除,并且使他们陷入泥潭中难以自拔。所以,扶贫计划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使农民从思想上摈弃他们的思维定势,形成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提升农民的文化意识。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贫困地区的现状、阻碍其进步和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进一步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由来、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贫困文化的定义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并从贫困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现有的一些文化的负面表现形式。第三部分,追溯这些负面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原因,试图找到阻碍贫困地区文化发展的影响性因素。第四部分,重点研究对贫困地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找到相应的对策,启发农民的思想,重构反贫困的文化价值体系,开拓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