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监察对象的范围及其认定问题研究
【6h】

国家监察对象的范围及其认定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主要解决问题

第四节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国家监察对象改革的法治背景

第一节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历程

一党的十八大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历程

二党的十八大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历程

第二节国家监察对象的发展历程

一党的十八大前国家监察对象发展历程

二党的十八大后国家监察对象发展历程

第二章国家监察对象范围的规范分析

第一节国家监察对象的一般范围

一对“公权力”的理解

二对“公职人员”的理解

第二节国家监察对象的具体范围

一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科教文卫体等单位的管理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的管理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第三章国家监察对象认定中的问题

第一节监察对象的认定概念不清晰

一公权力

二公职身份

三公务行为

四管理职责

第二节特殊群体的认定标准不明确

一人大代表

二公办科教文卫体单位的技术人员

三授权不规范组织的管理人员

第四章国家监察对象认定问题的解决路径

第一节国家监察对象认定的核心概念分析

一公权力

二公职身份

三公务行为

四管理职责

第二节国家监察对象认定标准的体系构建

一公权力(狭义)标准

二身份+职责标准

三行为标准

第三节国家监察对象认定标准的具体适用

一人大代表

二公办科教文卫体单位的技术人员

三授权不规范组织的管理人员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万懿铭;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法律(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圭宇;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F83D9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