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盆炎方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干预的效果评价
【6h】

慢盆炎方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干预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4 病情评分标准及分级标准

5 研究方案

6 疗效判定标准

7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基线资料

2 临床疗效分析

3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 中医关于SPID的发病概况

2 西医对SPID的认识

3 导师的学术思想

4 慢盆炎方的方药分析

5 金刚藤颗粒的功效

6 存在问题和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临床病例观察表

附录2 综述:中西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慢盆炎方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效果,以明确慢盆炎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78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9例,给予口服慢盆炎方,对照组39例,给予口服金刚藤颗粒,两组均在月经干净后3-5天开始服用药物,15天为一个疗程,经期停药,连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2个疗程前后中医证候、体征、超声等的变化情况来评价临床疗效,作出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慢盆炎方在治疗本病的中医证候、体征、综合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91.67%、97.22%,而金刚藤颗粒分别为:91.67%、77.78%、88.89%,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对于盆腔积液及包块情况的临床观察,治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盆腔包块方面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积液方面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于阴道清洁度的临床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⑴慢盆炎方能明显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体征,且效果优于金刚藤颗粒组;⑵慢盆炎方可促进盆腔积液及包块的吸收,且治疗效果优于金刚藤颗粒组;金刚藤颗粒能促进盆腔积液吸收,但对盆腔包块效果不明显;⑶慢盆炎方与金刚藤颗粒均能改善阴道清洁度情况,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