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六仙饮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
【6h】

六仙饮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试验病例标准

4 治疗方案

5 观察项目及指标

6 疗效评定标准

7 安全性观察

8 统计学方法

9 技术路线

结果

1 一般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2治疗平均达标天数、总有效率、中医证候和试验相关指标比较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糖调节受损的认识

2 中医学关于糖调节受损方面的认识

3 临床疗效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糖调节受损中医症状量化表

附录2:病例观察表

附录3:干预前后胰功五项对比表

综述:糖调节受损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六仙饮”在饮食、运动(治疗组)生活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IR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以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干预前后变化,初步评价茶方“六仙饮”干预IG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初步探讨茶方“六仙饮”对IGR干预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中医药防治IGR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所有病例资料均来自开封市中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符合 IGR(含 iIFG、iIGT、iIFG+iIGT)纳入标准的内分泌科门诊病人。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63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制定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治疗处方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六仙饮,每日1剂,泡茶饮,频服。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等指标以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并作为临床疗效的判断指标。  结果:1.两组具有均衡可比性,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4.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两组间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症候积分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FPG、2hPG的水平,同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S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G,1h IRG,2h IRG,3h IRG,等都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G、,1h IRG、2hIRG、3hIRG都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均可使 HOMA-IR降低,两组病人的 HOMA-β,INS,HOMA-ISI,C-P等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INS、HOMA-β、HOMA-ISI较治疗前升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同组内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两组间TC、TG下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血脂水平总体优于对照组。  6.安全性指标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过敏现象。  结论:茶方“六仙饮”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的降低患者血糖,并能有效改善脂代谢紊乱,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安全性指标显示“六仙饮”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确切。

著录项

  • 作者

    陈丹丹;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庞国明;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六仙饮,糖调节受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