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川平原第四纪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化
【6h】

银川平原第四纪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1.2研究区概况

1.3银川平原古环境研究概况

1.4研究方案及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

2.1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2.2孢粉分析

2.3粒度分析

2.4测年数据分析

第三章 银川平原孢粉结果

3.1表土孢粉

3.2钻孔沉积物孢粉分析

第四章 银川平原古气候定量重建

4.1采样点的气象数据

4.2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重建

第五章 银川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

5.1银川平原古植被恢复及古气候演化

5.2银川平原环境演变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问题

6.1结论

6.2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第四纪沉积物富含着丰富的地层信息,记录了许多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遗迹。植物对于气候的变化反应灵敏,而赋存于沉积物中的植物花粉能够很好的保存在地层中,记录着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因此孢粉逐渐成为恢复古植被、反演古气候的重要代用指标。  本研究以银川平原YE07孔为主体,结合测年数据进行孢粉和粒度分析,通过黄土高原87块表土孢粉样品以及研究区范围内25个气象站点近30年的气象数据,运用加权平均最小二乘法(WAPLS)建立孢粉-气候模型,最后利用数据模型定量重建银川平原中更新世以来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变过程。中更新世以来,银川平原的气候特征:温和偏湿―冷干―温暖干旱―凉干旱,古植被的演化过程: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原―以针叶树为主的针叶林-草原―以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草原―疏林草原―温带草原―以针叶树为主的针叶林-草原;晚更新世以来,银川平原的气候特征:凉干―温暖偏湿,古植被的演化过程:针叶林-草原―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原―以针叶树为主的针叶林-草原;全新世以来,气候特征表现为温暖偏干,植被特征表现为草原植被。银川平原的沉积环境以河流沉积为主,随着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YE07孔与CK1孔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两者反映的气候特征相似,中更新世以来气候都经过多次冷暖波动,且都向暖干的方向发展,并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较好的响应,表明银川平原区域气候变化是受到全球气候因素影响的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点。

著录项

  • 作者

    白雪;

  • 作者单位

    河北地质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地质大学;
  • 学科 构造地质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振京,牛树银;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第四纪气候,植物花粉,地层沉积,银川平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