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止血带休克后主动脉RAS稳态失衡在血管低反应性及损伤中的作用
【6h】

止血带休克后主动脉RAS稳态失衡在血管低反应性及损伤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止血带休克后主动脉血管反应性及RAS成分的变化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ACE2蛋白上调或缺失对血管低反应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综 述: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

3.1 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概述

3.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简述

3.3 RAS稳态失衡在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3.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s,RAS)内在稳态失衡在多种疾病及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主要研究止血带休克(tourniquet shock,TS)后RAS稳态失衡在血管低反应性及损伤中的作用,为揭示血管低反应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1 TS模型的制备:8月龄C57B6的雄性小鼠,止血带套扎双后肢阻断血流,2h后解套扎进行再灌注。实验第一部分分7组,对照组及6个模型组,模型组分别于再灌注10min、1h、2h、4h、6h、12h后处死,对照组不进行套扎与再灌注,其余操作同模型组。实验第二部分分5组,即野生对照组(WT)、野生-休克组(WT-TS)、野生-休克-给药组(WT-TS-DIZ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ACE2)的基因敲除对照组(KO)、基因敲除-休克组(KO-TS),给药组于实验前以10mg/kg/d的剂量给予ACE2的激动剂——二乙酰胺三氮脒(Diminazene Diaceturate,DIZE)进行皮下注射给药,共计28天,WT-TS、WT-TS-DIZE、KO-TS各组缺血2h再灌注4h后处死小鼠,WT、KO各组不进行套扎与再灌注,其余操作同模型组。2损伤指标的测定: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肢体血流障碍,颈动脉插管法测定血压值,离体血管张力测定仪测定主动脉血管收缩反应性,HE染色结合透射电镜评价血管形态学损伤。3 RAS成分测定: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血管组织中血管紧张素 II1型受体(AT1)、血管紧张素(1-7)受体(Ma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ACE2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Ⅱ,AngII)/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含量。  结果:实验第一部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肢体血流量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血压在再灌注10min时间点先升高随后逐渐降低;主动脉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的反应性在再灌注10min时间点升高随后下降、再灌注4h时间点的血管反应性最低;形态学损伤评分逐渐增高;主动脉血管AT1受体与ACE2蛋白表达下降;Mas受体与ACE蛋白表达升高;血清中AngⅡ的含量升高,Ang(1-7)的含量降低。实验第二部分结果显示,与WT-TS组相比,WT-TS-DIZE组主动脉对NE的反应性明显升高,血管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T1受体、ACE2表达升高,Mas受体表达降低,ACE表达基本无变化,血清AngII生成减少,Ang(1-7)生成增多;与WT相比,KO组主动脉血管对NE反应性升高,形态学损伤程度不明显,主动脉血管AT1、MAS、ACE蛋白表达均增高,ACE2无表达,血清AngII生成增多,Ang(1-7)基本无变化;与WT-TS相比,KO-TS组主动脉对NE的反应性明显下降,形态学损伤程度增高不明显,主动脉血管AT1与ACE表达增高不明显,Mas增高明显(P<0.05),ACE2无表达,血清AngII、Ang(1-7)变化不明显。  结论:1止血带休克后RAS系统激活,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血管低反应性及损伤程度均增加,主动脉ACE/AngII/AT1轴与ACE2/Ang(1-7)/Mas轴表达失衡,且两轴随再灌时间延长差异性表达愈加明显,提示RAS稳态失衡与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及损伤可能有关。2以ACE2为靶点改善RAS稳态失衡有可能提高主动脉血管的反应性、减轻血管损伤,对临床上休克晚期血管低反应性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