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钩钢板与异体肌腱重建治疗肩锁脱位对比分析
【6h】

钩钢板与异体肌腱重建治疗肩锁脱位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病例资料

1.1.2 病例纳入标准

1.1.3 资料分析

1.1.4 临床症状

1.1.5 手术适应症

1.1.6 术前准备

1.1.7 手术方法

1.1.8 术后处理

1.1.9 评价标准

1.1.10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手术疗效比较

1.2.2 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1.2.3 喙锁间隙及肩锁间隙比较

1.3 讨论

1.3.1 传统治疗方法及优缺点

1.3.2 非解剖重建方法及优缺点

1.3.3 解剖重建方法及优缺点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 述肩锁关节损伤治疗进展

2.1 解剖及生物力学

2.2.肩锁关节损伤的治疗

2.2.1 保守治疗

2.2.2 手术治疗

2.2.3 合并其他相关损伤肩锁脱位的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新鲜 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术式的疗效、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探讨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创伤较小的手术治疗方式。  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行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30名患者(A组)与缝合锚钉辅助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24名患者(B组)进行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喙锁间距测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12~20个月。且 A组于术后8月左右取出内固定,对其第一次手术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末次随访时间>12月)进行疗效分析;及 B组手术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研究进行疗效分析,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医师评分法 ASES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了解患者疼痛情况。运用 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正态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差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6月,术后6月VAS评估活动疼痛A、B两组分别为37mm、10mm,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ASES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6月A、B两组分别为73.17±7.98分、81.34±8.77分;末次随访 A、B两组分别为79.72±8.68分、82.93±8.12分,对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肩关节优良率比较:A组术后两次随访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33.33%、46.67%;B组术后两次随访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2.50%、70.83%,两组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行异体肌腱重建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锁骨钩钢板组,手术疗效确切;其中ASES肩关节功能评分中,锁骨钩钢板组在钢板取出前后肩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钩钢板留置对肩关节产生影响,取出后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A、B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3.17分钟、127.29分钟,平均失血量171.20ml、201.37ml,喙锁间距末次随访及术后6月数据比较,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钩钢板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少于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组。A、B两组肩关节喙锁间距末次随访及术后6月数据比较,进行进行多组秩和检验,A组末次及术后6月测量值比较 P<0.05;组间末次随访测量值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异体肌腱组复位效果优于钩钢板组。  结论: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辅助缝合锚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固定。锁骨钩钢板早期取出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