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灸治疗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效应
【6h】

针灸治疗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诊断标准

1.3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4分组及治疗

1.5不良反应

1.6观察指标及指标检测

1.7疗效评定标准

1.8统计学处理方法

2临床研究结果

2.1治疗前后体重、BMI、WHR的变化

2.2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2.3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

2 .4从中医症状方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2.5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

3讨论

3.1中医对单纯性肥胖的认识

3.2选穴依据及处方释义

3.3肠道菌群与单纯性肥胖症的关系

3.4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探讨

4问题与展望

4.1存在问题

4.2思考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针灸治疗对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特别注意其对肠道菌群的的调节效应,探讨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的关系,佐证以“健脾温肾”为则论治单纯性肥胖的学术思想,为针灸临床防治单纯性肥胖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患者60例分成2组,每组30人。分别为针灸治疗组30例、基础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控制配合合理运动。针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灸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以及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 CR法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主要菌群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身高、体重、BMI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中医症状量化积分与疗效及血脂的变化情况。全部数据以S P S 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肠道主要菌群:两组患者治疗前肠杆菌、肠球菌均高于健康组,经治疗后,治疗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拟杆菌均低于健康组,治疗后治疗组拟杆菌数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治疗前后与健康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2)体重、BMI、WHR:治疗组在体重、BMI、WHR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虽然治疗前后有差异,但(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3)血脂:治疗组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除HDL-C外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相对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积分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5)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对两组病人进行中医症状疗效评分,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9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30.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肠道菌群与肥胖发生关系密切,体内肠道微生态调节失衡可能是单纯性肥胖发生重要机制之一。  (2)针灸治疗肥胖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纠正其紊乱,恢复机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纠正其异常的代谢功能,从而加速能量的消耗,达到减肥之效。  (3)以“健脾温肾”为法论治单纯性肥胖的学术思想具有临床指导意义,而基于此的针灸组方合理有效。

著录项

  • 作者

    梁媚;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学科 针灸推拿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唐红珍;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肠道菌群,针灸疗法,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