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迁、互动与交融—新疆阿克苏地区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研究
【6h】

变迁、互动与交融—新疆阿克苏地区汉族移民及民族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各民族亚群体的研究和移民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二、研究新疆汉族移民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学术价值

第二节研究状况

一、移民研究状况述要

二、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状况

三、民族关系的相关研究状况

第三节相关说明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区域和个案的选择

三、研究过程

第一章新疆汉族移民概况

第一节汉代至清代的新疆汉族移民

一、汉代至清代的新疆汉族移民概况

二、移民类型

三、汉代至清代新疆汉族移民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新疆汉族移民

一、民国时期的新疆汉族移民概况

二、移民类型

三、民国时期新疆汉族移民的特点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疆汉族移民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疆汉族移民概况

二、移民类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疆汉族移民的特点

第四节新疆汉族移民的历史作用

一、汉代至清代

二、民国时期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二章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汉族移民

第一节 阿克苏地区的汉族移民概况

一、汉族移民概况

二、移民类型

第二节个案的选择及村落概况

第三节村落中的汉族移民

一、园艺村的汉族移民

二、阔纳协海尔村的汉族移民

第四节 汉族移民的生产与生活

第三章 阿克苏地区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上)

第一节 生计方式

一、逐渐适应与内地迥异的生产劳作方式

二、学习维吾尔族传统农业的种植方法

三、作物种植种类的改变

第二节 语言

一、维吾尔语的学习与使用

二、家乡方言的广泛应用与变化

三、新疆地方话及新创词汇

第三节 风俗习惯

一、饮食

二、衣着

三、婚丧习俗

四、节日

第四节 房屋建筑风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克苏地区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下)

第一节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特点

一、固守与开放相结合

二、文化传承与变迁的不平衡性

三、调适——重构——回归

第二节 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作用

二、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汉族移民文化影响下的维吾尔族文化变迁

一、农业生产

二、语言

三、服饰

四、教育、生育及经济观念的变化

第四节 汉族移民文化的代际差异与族群认同

一、移民文化的代际差异

二、族群认同

第五节 汉族移民文化发展的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汉族移民角度探析阿克苏地区维汉民族关系:衡量指标与具体表现(上)

第一节居住格局

一、维汉村民居住格局的变化

二、分离指数的量度

第二节语言交流

一、民族间语言相互学习和使用的阶段性差异

二、子女学习对方民族语言的差异

第三节 社会交往

一、生产场域

二、生活场域

三、节庆场域

第四节 族际通婚

第五节 观念意识

一、主流民族对待其他民族的宽容度

二、民族偏见

第六节子女教育

一、学校

二、教育开销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汉族移民角度探析阿克苏地区维汉民族关系:衡量指标与具体表现(下)

第一节阿克苏地区维汉民族关系的融合与冲突

一、各项指标的量度

二、综合效应

第二节 促进阿克苏地区维汉民族关系交融的途径

一、适宜的政策制定与宣传

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民族间交往

三、坚持发展双语教育

四、采取开发式扶持以发展维吾尔族经济

五、维汉村民个体的调适与交融

第三节 阿克苏地区维汉民族关系的发展走向

一、园艺村维汉民族关系发展走向

二、阔纳协海尔村维汉民族关系发展走向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对移民、移民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思考

第一节关于移民的几点思考

一、移民意愿与移民效果

二、非自愿性移民的风险

三、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的可容纳性

第二节关于移民文化的几点思考

一、环境与文化变迁

二、文化传播

三、移民的文化适应与分层

第三节关于维汉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

一、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南北疆差异与城乡差异

二、民族关系评价指标的适用性

三、经济利益是制约新疆民族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疆自汉代起已有汉族迁入,迁移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1949年以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汉族移民在迁移人口的数量与时空分布上都是空前的。1949年以后迁入新疆的汉族移民,在同新疆其他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共同生活的几十年里,为了适应当地社会,在生计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变迁,在与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的长期交往中实现了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本论文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园艺村和阔纳协海尔村为主要考察对象,以村落中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典型性来说明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过程,以村落中维汉民族交融的代表性来反映新疆南疆农村维汉民族关系的整体状况,同时将两个村落做一比较,以强化说明以园艺村和阔纳协海尔村为代表的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文化变迁以及与维吾尔族民众交融的共性与个性。 论文共计七章内容。 “绪论”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意义作以说明,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个案选择及研究过程作了阐释与界定。第一章“新疆汉族移民概况”对本研究的主体--新疆汉族移民从汉代至今的迁移活动轨迹作追述与研究,详细论述了迁移行为的原因、类型、特点及影响。第二章对本研究的区域范围内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汉族移民的迁移活动、所选个案的村落概况、村落中的汉族移民及其生产与生活进行阐述。以上是本研究的整体背景部分。 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田野资料的分析部分,也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从汉族移民的生计方式、语言、风俗习惯、房屋建筑风格等四方面详细探讨了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具体内容,并对文化变迁中的村落差异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特点、作用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汉族文化影响下的维吾尔族文化变迁,对汉族移民文化的代际差异与族群认同以及发展趋势作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汉族移民文化处于回归汉族传统文化的进程中;第五章主要选取了居住格局、语言交流、社会交往、族际通婚、观念意识以及子女教育等六个衡量指标对调查村落的维汉民族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不同村落民族交融的差异作了论述;第六章从衡量维汉民族关系的六项指标出发,综合分析了调查村落维汉民族关系的融合与冲突,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促进维汉民族关系交融的途径,并根据两个村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维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是本论文的总结与进一步深化研究部分。在本章中,分别对移民、移民文化及民族关系等三个问题进行再思考。在移民问题上对移民意愿与移民效果、非自愿性移民的风险以及新疆南疆农村汉族移民的可容纳性作了分析;移民文化方面,对影响移民文化变迁的环境因素给予充分肯定,在研究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对移民的文化适应与分层问题进行论述;在维汉民族关系方面,对新疆维汉民族关系的南北疆差异与城乡差异作了简要探讨,分析了民族关系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并最终指出经济利益是制约新疆民族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