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基于“一带一路”背景
【6h】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基于“一带一路”背景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理论意义

1.1.3现实意义

1.2研究框架及内容

1.3研究方法

1.4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创新之处

1.4.2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

2.1.1贸易便利化的定义

2.1.2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2.1贸易便利化的现状研究

2.2.2贸易便利化的定性研究

2.2.3贸易便利化的定量研究

2.2.4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

2.2.5文献评述

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与贸易便利化现状

3.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

3.1.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

3.1.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地理分布

3.1.3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结构

3.1.4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贸易方式

3.1.5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运输方式

3.1.6中国在出口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2中国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

3.2.1口岸效率的发展现状

3.2.2海关环境的发展现状

3.2.3制度环境的发展现状

3.2.4电子环境及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3.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

3.3.1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3.3.2海关通关时效现状

3.3.3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现状

3.4贸易便利化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4 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测算

4.1相关指标的选取及解释说明

4.2数据标准化处理

4.3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5.1模型的介绍及指标选取

5.1.1引力模型的介绍

5.1.2数据说明

5.2引力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5.2.1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5.2.2模型形式选择

5.2.3回归结果分析

5.3贸易便利化各一级指标的实证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对策建议

6.2.1推进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

6.2.2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力度

6.2.3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各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关税水平逐渐降低,新一轮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各国经济增长态势。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出口数量急剧扩张,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出口国。中国对外贸易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税的大幅度削减、非关税壁垒的贸易自由化改革及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近几年,中国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因减少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而带来的经济福利也开始逐渐缩小。影响各国开展贸易活动的“隐形壁垒”,如复杂的通关手续等,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活动各参与方的关注。如何降低贸易活动中“隐形壁垒”的消极影响,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已成为当下中国对外贸易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亚洲各国时提出,为寻求如何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思路。  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回顾与贸易便利化直接相关的理论,包括有比较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采用统计分析法、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及比较分析法,并借助改进的引力模型对沿线国家2011-2016年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在分析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呈现何种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有何影响?出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与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出口贸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小是否相同?贸易便利化程度评价体系中各一级指标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否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通过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来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