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惜分新闻思想研究
【6h】

甘惜分新闻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0.1 选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0.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甘惜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

1.1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界定

1.1.1 马、恩及列宁新闻实践及新闻思想概述

1.1.2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

1.2 甘惜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具体发展

1.2.1 论证“新闻有学”

1.2.2 新闻特性与“新闻三环理论”

1.2.3 报纸阶级性与“新闻三角理论”

1.2.4 新闻自由与“新闻控制理论”

1.2.5 维护和阐释“新闻真实论”

1.2.6 辩证分析报刊的党性和人民性

1.3 甘惜分开创社会主义舆论学研究

1.3.1 接触并逐步重视舆论学研究

1.3.2 创立我国第一个舆论研究所及所作相关研究

1.4 甘惜分与王中新闻观点的争论

1.4.1 争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1.4.2 甘惜分对王中新闻观点的批判

1.4.3 晚年甘惜分对这场争论的反思

1.4.4 “争论”影射出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地域差异

1.5 《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原理纲要》的章节对比研究

1.5.1 对《新闻理论基础》章节内容分析

1.5.2 对《新闻学原理纲要》的章节内容分析

1.5.3 《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学原理纲要》的“共性”分析

第二章 甘惜分新闻实践和新闻业务思想

2.1 甘惜分的新闻实践

2.2 甘惜分新闻业务思想

2.2.1 新闻工作者应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2.2.2 甘惜分思考新闻研究者的治学之道

2.2.3 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

第三章 甘惜分新闻教育思想

3.1 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概述

3.2 甘惜分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思想研究

3.2.2 学校新闻教育应当重视新闻实践

3.2.3 加强新闻学院教师队伍建设

3.2.4 厘清新闻学和文学的关系

3.2.5 学好新闻学,关键是“三多”

第四章 甘惜分对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探索

4.1 中国新闻体制的由来

4.1.1 党管宣传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4.1.2 新闻体制形成和局限性

4.2 时代发展,呼吁新闻体制改革

第五章 理性看待甘惜分新闻思想

5.1 甘惜分新闻思想发展的曲折性和统一性

5.1.1 甘惜分新闻思想的曲折性

5.1.2 甘惜分新闻思想的统一性

5.2 甘惜分新闻思想的局限性和现实意义

5.2.2 甘惜分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办报活动,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共产党人的新闻实践活动和办报主张,探究我国当代党报、党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的一门社会科学。甘惜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家、新闻教育家。从195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新闻理论开始至199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离休,4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伴随着国内政治社会环境、新闻舆论环境的变化,甘惜分新闻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从甘惜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新闻业务思想,新闻教育思想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探析甘惜分新闻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根据他的两部新闻学著作《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学原理纲要》入手,主要研究了甘惜分的新闻理论探索,具体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界定,甘惜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发展,包括报纸的阶级性,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辩证关系、开创中国舆论学研究、以及甘惜分与王中的新闻思想的争论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了甘惜分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特点研究。第二章研究了甘惜分的新闻业务思想。首先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简要总结,探讨了他的新闻实践对他前期新闻思想的影响,随后从新闻研究和新闻采编工作两条战线出发,总结了甘惜分对两类新闻业务工作的具体看法,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评述。第三章研究了甘惜分新闻教育思想。作为我国第一批新闻学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甘惜分的新闻教育观值得我们去探讨。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节,首先介绍了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概述,这是研究甘惜分新闻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然后,详细谈了他关于高校新闻教育的具体观点,如师资建设,新闻实践,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第四章探讨了甘惜分关于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探索。介绍了我国新闻体制的形成原因,介绍了甘惜分关于新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作出了笔者的见解。第五章是理性看待甘惜分的新闻思想,分别从甘惜分新闻思想的曲折性和统一性、局限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全篇进了系统的总结,并得出了笔者的研究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