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芍总苷对TNB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大鼠STAT3的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6h】

白芍总苷对TNB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大鼠STAT3的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主要的实验试剂

3 主要的实验仪器

4 实验方法

5 统计学方法

1 大鼠结肠炎模型建立成功

2 各组DAI评分比较

3 大鼠结肠粘膜病变肉眼观察情况

4 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切片染色镜下观察情况

5 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IL-22、IL-10变化情况

6 结肠组织中IL-17、Foxp3的表达情况

7 结肠组织中STAT3的表达情况

8 结肠组织中RORγt、Foxp3的表达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JAK/STAT通路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个慢性、缓解与发病交替的肠道炎症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免疫调节紊乱是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关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有限且副作用较多。白芍总苷是从重要白芍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相关报道显示,白芍总苷对实验性结肠炎有一定治疗效果,因此,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白芍总苷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本实验旨在探讨白芍总苷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实验性结肠炎结肠STAT3表达及相关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目的:用TNBS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探讨STAT3的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利用白芍总苷进行干预,探讨白芍总苷在实验性结肠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各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组),柳氮磺砒啶组(SASP组,400mg/kg),模型组(TNBS组),低剂量白芍总苷组(L组,25mg/kg)、中剂量白芍总苷组(M组,50mg/kg)、高剂量白芍总苷组(H组,100mg/kg),每组8只动物。正常对照组结肠灌入生理盐水1ml,其余5组均分别灌入5%TNBS+50%乙醇(V/V)1ml,建立结肠炎模型,建模24h后,N组及TNBS组大鼠给予0.9%NaCl溶液2ml灌胃,SASP组给予柳氮磺砒啶400mg/kg溶于2ml生理盐水溶液灌胃,L组给予白芍总苷25mg/kg溶于2ml生理盐水溶液灌胃,M组给予白芍总苷50mg/kg溶于2ml生理盐水溶液灌胃,H组给予白芍总苷100mg/kg溶于2ml生理盐水溶液灌胃,每天一次,连续处理两周。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大便及大便隐血情况,进行DAI评分。干预结束后,采集大鼠结肠及血液标本,肉眼观察结肠粘膜病变情况,按照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进行CMDI评分,HE染色后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进行TDI评分,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2及IL-10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7、Foxp3的表达,以RT-PCR法检查结肠组织RORγt、Foxp3mRNA表达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STAT3的表达。用SPSS17.0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与N相比,SASP组、TNBS组、L组、M组和H组的DAI、CMDI、TDI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该实验结肠炎模型建模成功。2、N组大鼠活泼好动,毛色鲜亮,饮食正常,大便成形,未见血便及隐血。TNBS组大鼠造模24h后即出现精神萎靡,毛色晦暗脏乱,食欲下降,活动减少等,大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或软便,隐血阳性,部分大鼠甚至出现明显肉眼血便,体重明显下降,DAI评分于造模后2-3天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部分稀便逐渐变软,肉眼血便逐渐转为隐血阳性。高中低剂量白芍总苷干预后,仍出现结肠炎的症状,以造模后2-4天最明显,但大鼠一般情况相比TNBS组大鼠有改善,各组DAI评分均低于TNBS组,其中,H组和SASP组改善作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组与TNBS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N组大鼠结肠大体及病理未见明显变化。M组大鼠结肠可见结肠与周围组织粘连,部分结肠扩张,成巨结肠样,表现为肠壁增厚,肠管增粗,大部分可见肠梗阻表现,病变处上端结肠扩张,大量粪便聚集,下端结肠空虚。TNBS组结肠黏膜可见明显的炎症反应,出现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形成,黏膜坏死缺失等。M组及H组相比TNBS组,大鼠结肠炎性症状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组与TNBS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ASP组与TNBS组相比,疗效显著。4、光镜下N组结肠黏膜各层次结构清晰,可见大量的杯状细胞。TNBS组黏膜缺失或大片坏死,黏膜或黏膜下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腺体破坏及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可见组织增生及范围较广的溃疡。M组及H组相比TNBS组,病理学表现有不同程度改善,TD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ASP组与TNBS组相比,疗效显著。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IL-22、IL-10的水平,TNBS组较N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白芍总苷干预组IL-17、IL-22细胞因子水平较TNBS组降低,IL-10细胞因子较TNBS组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M组、H组及SASP组相比TNB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结肠粘膜组织IL-17与Foxp3表达。TNBS组与N组相比较IL-17表达量升高,H组、M组、SASP与TNBS组比较,IL-17表达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组与TNBS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BS组与N组相比较Foxp3表达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组与TNBS组比较,Foxp3表达水平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组、M组及SASP组与TNBS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TNBS组与N组相比较,STAT3表达升高,白芍总苷能抑制STAT3的表达,以H组最为明显,具有剂量依赖性,与SASP组无明显差异,H组与TNBS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N组结肠粘膜中RORγt及Foxp3表达量较少,TNBS组中RORγt mRNA表达量较N组显著升高,H组RORγt mRNA的表达量相较于TNBS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NBS组相比N组Foxp3表达量降低,白芍总苷干预后,Foxp3mRNA表达量明显上调,H组与TNB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实验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白芍总苷可抑制细胞因子IL-17、IL-22和促进IL-10的分泌,可抑制STAT3的表达,从而减轻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症状及炎性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