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技创新政策的转移、转移网络和竞争力研究: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6h】

科技创新政策的转移、转移网络和竞争力研究: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示范区研究综述与发展现状

2.1 高新区发展研究现状

2.2 示范区研究综述

2.3 示范区政策发展现状:以北京中关村2009-201 5年为例

2.4 基于扎根理论的示范区体制机制研究:以上海张江为例

2.4.1 问题描述

2.4.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4.3 研究结果

2.4.4 进一步讨论

2.4.5 本节小结

第3章 政策转移理论的回顾及进展

3.1 政策转移的理论回顾

3.1.1 政策转移理论概述

3.1.2 政策转移理论内涵

3.1.3 我国政策转移理论研究概述

3.2 政策转移的实证进展

3.2.1 政策转移实证研究

3.2.2 政策转移网络研究

第4章 示范区政策转移链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收集与整理

4.2 政策转移链的实证化

4.2.1 研究问题

4.2.2 研究方法

4.2.3 示范区政策转移链标准化

4.3 政策转移链的现状

4.4 示范区政策转移的现状

4.4.1 示范区政策出台情况

4.4.2 示范区政策转移现状

4.4.3 示范区政策的影响力

4.4.4 结论与讨论

4.5 政策转移的量化分析

4.5.1 研究问题

4.5.2 研究方法

4.5.3 结果与讨论

4.5.4 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示范区政策转移网络的实证研究

5.1 从政策转移链到政策转移网络

5.1.1 建构政策转移网络

5.1.2 政策转移网络问题的提出

5.2 政策转移网络的度分布研究

5.3 政策转移网络的度中心性研究

5.3.1 政策转移网络的度中心性

5.3.2 示范区政策转移网络的进一步讨论

5.4 示范区政策转移网络特征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示范区政策竞争力研究

6.1 从政策转移网络到政策竞争力

6.2 示范区的政策竞争力研究

6.3 示范区政策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6.4 本章总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对政策转移、转移网络和政策竞争力展开分析。希望通过提出示范区政策转移界定标准,了解出示范区政策发展路径,分析示范区政策转移发展现状;建构示范区政策转移网络,分析转移网络的特征。从而能进一步对示范区政策竞争力展开探索,提出影响示范区政策竞争力的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所示。
  (1)以上海张江示范区为例,选取示范区管委会2011-2014年历年工作计划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张江示范区管委会管理职能演变,探究示范区管理体制变革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a)示范区的体制机制变迁与示范区职能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b)示范区体制机制的变迁对示范区的机构设置产生重要影响,对示范区的工作和发展产生巨大作用。
  (2)通过对2006-2015年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和长株潭六家示范区的政策收集,依据政策内容将政策分为人才、企业、产业、金融、其他等五大类;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对文本展开分析,提出示范区政策转移的界定标准,并依据标准刻画不同类别的示范区政策转移链;再次,通过对示范区的政策转移数据分析,梳理示范区政策转移的发展现状,根据示范区不同类别政策转移的相关情况,研究示范区政策转移的影响力;最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示范区政策转移的量化指标体系,量化分析示范区政策转移现状,对示范区的转移政策展开分析。研究发现:
  (a)示范区之间存在普遍的政策交流与合作,政策转移已经成为示范区政策制定的主要来源。不同的示范区关注不同类别的政策,北京中关村与苏南的政策转移的水平较高,转移政策的类别比较全面;而其他示范区受制于资源匮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政策转移过程中有的放矢,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部分政策。而作为发展较为滞后的长株潭示范区,受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政策转移多以接受为主,转出的并不多,且接受的政策也是较为初级的政策。
  (b)北京中关村和苏南作为中国示范区发展的典范,在示范区间的政策转移中的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中关村作为中国示范区发展的典范,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因此,北京在资源等各方面都优于其他示范区的条件下,在示范区的政策转移中处于领导者地位。苏南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示范区之一,拥有苏州、无锡、南京等大量优秀的园区,在政策转移过程中区域面积优势明显;此外,上海张江可能由于政策制定职能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在政策转移网络中,政策转入严重不足。作为中国发展最好,发展时间最早的示范区之一,上海张江在政策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力与其自身的能力是不相符的。
  (c)从量化的政策转移结果来看,企业类政策在政策转移力度、广度和速度三个方面都比较突出,企业类政策成为示范区政策发展的重点,容易被转移;人才类政策的转移速度比较快。示范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为了能够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盟,示范区在人才引进方面不遗余力,对其他示范区出台的人才政策十分敏感;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示范区的企业政策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更容易被其他示范区转移,北京在制度建设和企业培育政策上卓有成效,深圳侧重于产业政策的发展,苏南以巨大的腹地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水平,使得其在企业和人才政策方面走在示范区发展的前列。
  (3)在政策转移链的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工具,建构了各类含自转移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转移网络和示范区政策转移网络。同时,根据示范区在政策转移网络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身份,即政策转移发起者和政策转移接受者,将各类政策转移网络分为政策转移发起网络、政策转移接受网络以及政策转移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示范区政策转移的三个网络度分布与度中心性展开研究,研究示范区在不同网络中的重要性和角色定位,明确示范区在不同类别政策转移网络中的重要程度。通过研究发现:(a)示范区各类政策转移网络、政策转移发起网络和政策转移接受网络符合无标度网络的基本特征。(b)北京中关村和苏南在政策转移发起网络中属于政策发起者,属于网络的核心。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和深圳的政策发起能力一般,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不高。长株潭的发展水平低于其他示范区,所以政策发起能力较差,处于网络边缘。(c)北京中关村和苏南在政策转移接受网络中依然处于核心地位,然而,苏南在产业政策转移接受网络中,重要程度相对较低。武汉东湖、深圳和长株潭在政策转移接受网络中的重要性处于中等地位,重要程度在不同的政策转移网络中程度差别较大。上海张江在政策转移接受网络中属于边缘地带,与其自身的发展实力不相符。(d)总体而言,苏南和北京在政策转移网络中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二者能力不相上下。武汉东湖与深圳在政策转移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各自根据自身的条件,有目的的转移各类政策。上海张江和长株潭由于自身存在明显的短板,所以在政策转移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
  (4)在已有政策转移网络的基础上,将政策文本视为文献,政策转移等同于文献引用。引入h指数,提出了示范区政策转移视角下的示范区政策竞争力分析。结合2006-2015年的政策转移数据,获得各个示范区2010-2015年政策竞争力指数。根据研究结果,讨论示范区政策竞争力发展脉络,并在访谈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示范区政策竞争力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a)从示范区政策竞争力指数的均值来看,北京中关村和苏南的政策竞争力是最强的,其政策的创新能力与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示范区。武汉东湖与深圳的政策竞争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与北京和苏南差距较大,政策竞争力有待提升;上海张江和长株潭由于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政策竞争力较差。(b)从政策竞争力历年的发展来看,示范区政策竞争力整体上在经历了早期的高速发展之后,在2014年政策竞争力的提升进入了平稳期。与其他示范区不同,上海张江示范区的政策竞争力指数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动,竞争力的提升落后于其他示范区。(c)示范区的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国家的支持力度、决策者的能力、地理位置的临近、管理者的关系以及示范区之间的交流程度都会影响示范区的政策竞争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