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环境治理研究——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6h】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环境治理研究——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域的选择

1.4.1 地理位置与居民组成的独特性

1.4.2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落后性

1.4.3 数据获取的便利性

第2章 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2.1 计划行为理论

2.1.1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

2.1.3 计划行为理论与环境治理

2.2 规范激活理论与价值-规范-信念理论

2.2.2 价值-信念-规范模型(VBN)

2.3 社会认知理论

2.3.1 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

2.3.2 社会认知理论与环境行为研究

2.4 理论对比与分析

第3章 相关概念解析

3.1 环境行为

3.1.1 居民环境行为的概念

3.1.2 居民环境行为的分类

3.1.3 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

3.2 环境感知

3.2.1 居民环境感知的概念

3.2.2 居民环境感知的分类与影响因素

3.2.3 居民环境感知的特性

3.3 环境政策

3.3.1 环境政策的内涵与特性

3.3.2 环境政策的发展

3.3.3 环境政策的作用

3.3.4 环境政策的影响因素

3.3.5 欧盟环境政策体系的借鉴

第4章 研究模型与问卷设计

4.1 研究模型

4.2 研究假设

4.2.1 感知维与环境行为的假设

4.2.2 规范维与环境行为的假设

4.2.3 态度维对环境行为的假设

4.2.4 控制维对环境行为的假设

4.2.5 行为意愿对环境行为的假设

4.3 问卷设计

4.3.1 设计原则

4.3.2 问卷内容

4.3.3 问卷测试

第5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5.1 收集方法

5.1.1 自我报告法与他人报告法

5.1.2 调查方式与样本数量

5.2 分析方法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5.3 样本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5 假设检验及不同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5.6 研究结论

5.6.1 总体评价

5.6.2 环境感知的差异及原因

5.6.3 后果意识的差异及原因

5.6.4 自我效能的差异及原因

5.7 研究结果的对比

第6章 行为现状的环境治理政策建议

6.1 构建三维环境治理模式

6.1.1 双向激励-社会规范的保障

6.1.2 规制建设-环境态度的强化

6.1.3 多中心治理-行为控制的激发

6.2 以双向激励提升居民社会规范

6.2.1 正向激励措施的不断丰富

6.2.2 负向激励手段的逐步完善

6.2.3 建设科学准确的激励评估体系

6.3 以规制建设强化居民环境态度

6.3.1 梳理政府职能和优化治理结构

6.3.2 健全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制度

6.3.3 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和多元措施

6.3.4 重视描述性规范的引导作用

6.4 以多中心治理激发居民行为控制

6.4.1 健全多中心体制标准与保障制度

6.4.2 保证多中心体系与政府的沟通协调作用

6.4.3 强化多中心体系的保障功能

6.4.4 构建体系内规制联动机制

6.4.5 突出政府主体作用和连接作用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全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当前国内外关于环境治理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政府主观决策,研究如何自上而下的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其研究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偏向于宏观;另一类则是从个人的环境行为出发,研究各类环境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制定环境治理的体系和措施,偏向于微观。在环境治理中,如果能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的保证治理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矛盾日益凸显,政府的环境治理体系、措施和手段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西部地区不仅在我国占地面积大,发展状况相对落后,而且还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居民,当地居民的民俗习惯、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相比发达地区不仅差距巨大,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受到了新的挑战。
  本文从国内外有关个人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出发,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了个人行为研究的主流理论和相关模型,分析了现有研究中个人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不足和缺陷。然后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感知、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四个维度构建了居民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具体的指标进行了细化、验证和测量。最后,本文将分析的结果与集体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制度规制理论和多中心理论相结合,指出了当地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不足,应着重改善的重点和解决的措施。
  鉴于本文研究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状况,将其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深化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而且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有效的开展政府环境治理提供宝贵的参考。研究的结论不仅有利于确保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提升居民的环境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