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块体金属玻璃与高熵合金微磨削特性及工艺基础实验研究
【6h】

块体金属玻璃与高熵合金微磨削特性及工艺基础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来源

1.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课题来源

1.2课题的研究目的

1.3块体金属玻璃与高熵合金简介

1.3.1块体金属玻璃简介

1.3.2高熵合金简介

1.4BMG与HEA机械加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BMG机械加工的国内外现状

1.4.2HEA机械加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本章小结

第2章微尺度加工技术与实验方案设计

2.1微细加工技术

2.1.1微细加工技术简介

2.1.2微尺度磨削加工

2.2实验加工与检测设备

2.2.1实验加工设备

2.2.2微磨削砂轮

2.2.3检测设备

2.3实验工件材料

2.3.2高熵合金工件材料的实验准备

2.4本章小结

第3章Zr基BMG微磨削力实验研究

3.1磨削力的研究意义

3.2微磨削力的理论模型

3.3Zr基BMG的微磨削力正交实验研究

3.3.2Zr基BMG微磨削力正交实验研究

3.4Zr基BMG的微磨削力比实验研究

3.5磨削参数对Zr基BMG微磨削力的影响

3.6Zr基BMG与多晶体金属微磨削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3.7不同类型的微磨削砂轮对Zr基BMG微磨削力的影响

3.8磨削方式对Zr基BMG的微磨削力的影响

3.9磨削条件对Zr基BMG的微磨削力的影响

3.10本章小结

第4章Zr基BMG微磨削表面质量实验研

4.1磨削基本原理

4.2表面粗糙度的理想模型

4.3表面粗糙度的经验模型

4.4Zr基BMG表面粗糙度的正交实验

4.5磨削参数对Zr基BMG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6微磨削砂轮对Zr基BMG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7Zr基BMGs与多晶体金属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对比实验

4.8磨削方式对Zr基BMG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4.9微磨削与电火花对Zr基BMG加工表面形貌影响的对比

4.10磨削与铣削对Zr基BMG磨削表面形貌影响的对比

4.11微尺度磨削对Zr基BMG磨削亚表面的影响

4.12Zr基BMG磨削表面层的硬化程度

4.13本章小结

第5章Zr基BMG微磨削温度仿真研究

5.1模型的建立

5.1.1单颗磨粒几何模型的建立

5.1.2材料模型的定义

5.1.3本构关系与屈服准则

5.2磨削剪切变形区的划分

5.3Zr基BMG磨削温度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3.1第二变形区Zr基BMG磨削温度仿真结果

5.3.2第一和第三剪切变形区温度仿真结果

5.4本章小结

第6章Zr基BMG磨屑与微磨削砂轮磨损

6.1Zr基BMG在微尺度磨削加工下的磨屑形貌

6.2Zr基BMG在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屑形貌

6.3砂轮的磨损形式

6.3.1砂轮堵塞黏附

6.3.2砂轮的磨耗磨损

6.3.3砂轮的破碎磨损

6.4微磨削砂轮在Zr基BMG微尺度磨削实验中的磨损情况

6.4.1CBN微磨削砂轮的磨损情况

6.4.2金刚石微磨削砂轮的磨损情况

6.5本章小结

第7章高熵合金的微磨削特性实验与仿真研究

7.1高熵合金微磨削力实验与仿真研究

7.1.1高熵合金微磨削力正交实验

7.1.2HEA磨削力单因素实验与仿真

7.2HEA微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实验研究

7.2.1HEA微磨削表面粗糙度的正交实验

7.2.2HEA微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单因素实验

7.3HEA微磨削温度仿真实验研究

7.4HEA的微磨屑与微磨削砂轮磨损形式实验研究

7.4.1HEA微磨屑实验研究

7.4.2HEA微磨削砂轮磨损形式实验研究

7.5本章小结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寅;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巩亚东;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Q1TG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