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变化因子对高寒草甸和半干旱草地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6h】

全球变化因子对高寒草甸和半干旱草地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前言

1.1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历史

1.2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1.2.1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意义

1.2.2氮磷元素限制的判断

1.2.3氮磷异速关系

1.2.4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叶片功能性状的关系

1.3全球变化因子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1.4有关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现状

1.5全球变化对我国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1.6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7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1.1哇啦卡试验点概况

2.1.2阿孜试验站点概况

2.1.3云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2试验设计

2.2.1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长期氮(N)、磷(P)添加试验

2.2.2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全球变化因子试验

2.2.3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全球变化因子实验

2.3样品测定和分析

2.3.1叶鲜重、叶干重、叶面积、比叶面积及叶干物质含量测定和计算

2.3.2植物C含量的测定

2.3.3植物N含量的测定

2.3.4植物P含量的测定

2.3.5土壤pH测定

2.3.6土壤无机N的测定

2.3.7土壤速效P的测定

2.4数据分析方法

2.4.1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长期氮磷添加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2.4.2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全球变化因子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2.4.3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全球变化因子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氮、磷添加对植物养分化学计量的影响

3.1结果与分析

3.1.1氮、磷添加对土壤氮和磷可利用性及植物养分化学计量的影响

3.1.2氮、磷添加对植物N和P之间异速关系的影响

3.2讨论

3.2.1氮、磷添加对植物N、P化学计量的影响

3.2.2氮、磷添加对植物N和P之间异速关系的影响

3.2.3杂类草和禾状草类植物的N和P之间异速关系:对植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影响

3.3小结

第四章全球变化因子和叶形态学性状对高寒草甸植物C、N和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1结果与分析

4.1.2全球变化因子和叶形态学性状(pca_FunT)对叶片C、N和P含量

4.1.3全球变化因子和叶形态学性状(pca_FunT)对叶片C:N、N:P及C:P比值的影响

4.1.4叶片C、N和P化学计量特征与LDMC(leafdry matter content)之间的关系

4.2讨论

4.2.1植物叶片化学计量对全球变化单因子处理(氮添加、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

4.2.2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全球变化因子(氮添加、增温和降水改变):两因子交互和三因子交互处理的响应

4.2.3LDMC影响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对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

4.3小结

第五章全球变化因子和叶形态学|生状对半干旱草地植物C、N和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5.1结果与分析

5.1.1处理和年份对叶形态学性状(pca_FunT)的影响

5.1.2全球变化因子和叶形态学性状(pca_FunT)对叶片C、N和P含量的影响

5.1.3全球变化因子、叶形态学性状(pca_FunT)对叶片C:N、N:P及C:P比值的影响

5.1.4叶片C、N和P化学计量特征与LDMC(leafdry matter content)之间的关系

5.2讨论

5.2.1半干旱草地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对全球变化单因子处理的响应

5.2.2半干旱草地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全球变化双因子及三因子交互处理的响应

5.2.3LDMC影响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

5.3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

6.2主要创新点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娟娟;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胡水金;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