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GDY及其石墨烯复合结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理论研究
【6h】

F-GDY及其石墨烯复合结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1.3 锂离子电池组成及工作原理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1.4.1 碳基负极材料

1.4.2 金属氧化物或合金负极材料

1.4.3 钛酸盐负极材料

1.4.4 有机物负极材料

1.5 石墨炔材料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薛定谔(Schr?dinger)方程

2.1.1 Born-Openheimer近似

2.1.2 Hartree-Fock近似

2.2 密度泛函理论

2.2.1 Hohenberg-Kohn定理

2.2.2 Kohn-Sham方程

2.3 赝势平面波方法

2.4 交换关联泛函

2.4.1局域密度近似(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LDA)

2.4.2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

2.4.3 杂化密度泛函

2.5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2.6 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

第3章 氟化石墨二炔(F-GDY)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1 F-GDY模型构建及电子性质

3.2 F-GDY吸附单个Li原子

3.3 F-GDY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理论容量与开路电压

3.4 Li原子在F-GDY上的扩散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F-GDY/GRA复合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4.1 F-GDY/GRA模型构建

4.2 F-GDY/GRA电子性能分析

4.3 F-GDY/GRA嵌锂结构分析

4.4 F-GDY/GRA理论容量与开路电压计算分析

4.5 F-GDY/GRA扩散性能分析与迁移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胡艳艳;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物理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孔垂鹏;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U66O6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