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债券投资组合的多期业绩归因研究
【6h】

债券投资组合的多期业绩归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章结构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模型介绍

2.1 文献综述

2.2 归因模型介绍

2.2.1 W-T模型

2.2.2 加权久期归因模型

2.2.3 几何固定收益归因方法

2.2.4 Campisi归因框架

2.3 跨期处理方法介绍

2.3.2 几何超额收益跨期处理法-多期几何归因法

第3章 理论模型

3.1 模型构建基础

3.1.1 收益率

3.1.2 债券定价原理

3.1.3 债券的久期

3.1.4 债券收益率曲线与信用利差

3.2 债券收益率分解

3.3 债券组合投资策略

3.3.1 利率预期策略

3.3.2 收益率分析

3.3.3 估价策略

3.3.4 信用分析

3.4 基于算术超额收益率的业绩归因模型推导

3.4.1 久期管理(Duration Management)

3.4.2 曲线定位管理(Yield Curve Positioning)

3.4.3 利差管理(spread Management)

3.4.4 息票贡献(Coupon Contribution)

3.4.6 类别配置(Sector Allocation)

3.4.7 债券投资组合的多期业绩归因模型

3.5 收益分解方法的另一种构想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 数据处理与计算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实证结果

4.3.2 归因分析

4.4.3 关于另一种收益分解的归因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债券发行的规模远超股票的发行规模,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也日益增加,然而国内学者对债券型基金的归因研究远远滞后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归因研究。所谓业绩归因是指将投资组合与基准组合的实际收益率进行比较,并将两个收益率的差额即超额收益进行分解,得到能够解释超额收益来源的各归因项,直观地反映出投资经理的决策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
  目前对业绩归因的研究有多种方法,但是大多数都更适合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将超额收益的来源归结为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由于债券与股票本质属性的差异,债券组合的业绩归因分析无法直接套用股票投资组合的业绩归因模型。本文基于Campisi框架,以债券定价公式作为切入点,严格按照数学方法分解债券的收益率,从影响债券价格的内在因素着手,深入剖析债券收益率的来源,探讨投资经理在决策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投资决策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解出各归因因子,从而得出超额收益的来源。本文的归因项总共分为三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六个归因项,分别为:收入效应(息票效应、收敛效应),利率曲线效应(久期管理效应、曲线定位效应),利差效应(利差平移效应、利差扭曲效应)。在归因过程中计算产生的残差值为类别配置效应。
  为了更贴合实务操作情况,本文在基本单期分解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跨期平滑处理法,相对于单期的归因模型,跨期归因模型更加具有普适性,可以对任意一段时间内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进行归因,而不是单期归因项的简单加总。此外文章还基于Campisi框架提出了另一种分解收益率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种收益率分解思路所得出的归因项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实证结果符合市场情况和实际操作情况。因此本文提出的多期业绩归因研究具有实用性。

著录项

  • 作者

    唐嘉穗;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统计学-金融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方世建;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债券投资组合; 超额收益; 业绩归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