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研究
【6h】

我国高等院校本科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研究内容和意义

1.2.1研究背景

1.2.2研究内容

1.2.3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研究现状

1.3.2国外研究现状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第2章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概述

2.1高校贫困生资助基本理论

2.1.1教育公平理论

2.1.2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2.1.3人力资本理论

2.1.4绩效评价理论

2.1.5过程管理理论

2.2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历史过程

2.2.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状况

2.2.2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状况

2.3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描述

2.3.1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行体系

2.3.2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已有投入

第3章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经验及启示

3.1美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模式

3.1.1政府、高校联合认定贫困生

3.1.2混合、多元的资助体系

3.1.3强大的助学贷款体系

3.1.4成熟的勤工俭学模式

3.1.5注重学生的心理帮扶

3.2英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模式

3.2.2宽松的助学贷款政策

3.2.3完善的贷款回收机制

3.2.4种类多样的助学方式

3.3日本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模式

3.3.1“收费加贷学金”的模式

3.3.2专设机构负责贷款管理

3.3.3法律手段保障贷款回收

3.3.4注重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

3.4国外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3.4.1不应依赖政府财政投入

3.4.2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助学

3.4.3合理分配资助资金

3.4.4健全贷款回收机制

3.4.5注重学生心理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

第4章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4.1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评价的方法采用

4.1.1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理论概述

4.1.2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3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处理

4.2资助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4.2.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想法

4.2.2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4.2.3资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的案例分析——以安徽省九所高校为例

4.3.1实证研究的情况分析

4.3.2调研数据的分析处理

第5章构建旨在培养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性资助模式

5.1发展性资助的理念解读

5.1.1基于生存谋求生活,改变贫穷面貌

5.1.2基于成长谋求成才,促进全面发展

5.1.3基于求学谋求求职,提高就业能力

5.2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的现实依据

5.2.1贫困生的学业状况

5.2.2贫困生的就业状况

5.3构建发展性资助的理论基础

5.3.1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5.3.2符合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5.4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具体方案

5.4.1提升资助精准化水平是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基础

5.4.2健全资助育人机制是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的核心

5.4.3推进法治化建设是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的保障

5.5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的重要补充

5.5.1以创业为牵引的学生资助的现实优势

5.5.2以创业为牵引的学生资助的具体做法

第6章构建基于“分助互补”高考录取方案的奖励性资助模式

6.1提出高校“分助互补”的录取方案

6.1.1“分助互补”录取方案的内容介绍

6.1.2“分助互补”录取方案的举例阐释

6.1.3“分助互补”录取方案的现实意义

6.2“分助互补”录取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6.2.1资金筹集功能及精准资助功能

6.2.2其他的社会功能

6.3“分助互补”录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6.3.1“分助互补”录取方案的理论依据

6.3.2“分助互补”录取方案的实践依据

6.4基于“分助互补”录取方案的奖励性资助模式的介绍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的主要贡献

7.2研究的创新点

7.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贫困生的资助意义重大,关系到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公平性。我国在高校贫困生资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基本建成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涵盖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方面。然而,转型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中贫困生仍然以新的特征而大量存在,贫困生问题有待更好地解决,因此高校贫困生资助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本科阶段的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校本科阶段贫困生资助模式进行研究: (1)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概况的梳理 从基本理论入手,系统梳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历史和现状,分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两个阶段对历史过程进行研究,从现行体系和现有投入两个方面对资助现状进行研究。 (2)国内外高校贫困生经济援助的比较研究 对比研究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贫困生资助模式,即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获得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3)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评定的实证研究 首先采取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法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绩效评价方法,采用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确定高校贫困生资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由6个一级指标组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然后选择安徽省九所高校进行实证研究。选择地处中部崛起省份并在高校贫困生资助方面做出相当成绩的安徽省的九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对研究对象的资助绩效进行评价。 (4)构建旨在培养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性资助模式 在资助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六项指标中,宏观社会效应得分最低,对此,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提出高校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理念,并从实现、加强、保障这三个角度出发,并补充创业型资助的做法,将发展性资助理念落到实处。从资助对象精准认定、资助标准精准确定、资金分配精准合理、资金发放精准到位四个方面提升资助精准化水平以实现发展性资助;从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心理帮扶、就业指导、生活援助、健康教育六个方面健全资助育人机制以加强发展性资助;从构建高校资助工作法治化规范体系、打造政策执行机制、完善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以保障发展性资助;创业型资助应成为重要补充,提出新增“第九学期”,开设“学士后创业课程”。 (5)构建基于“分助互补”高考录取方案的奖励性资助模式 在资助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六项指标中,针对得分较低的前三项反映出的贫困生认定不精确、资金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从改革高校现行录取模式的角度,提出“分助互补”的创新录取方案,构建高校贫困生的奖励性资助模式,为高校贫困生资助提供一种全新思路。在“分助互补”的创新录取方案下,高校通过招收学业弱势但经济优势的学生,奖励学业优势但经济弱势的学生,可以实现资金筹集、精准资助及其它社会功能,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高校贫困生的奖励性资助模式得以构建。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贫困生资助研究的理论水平,有助于在扶贫攻坚的历史背景下为进一步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指导,有助于在“分助互补”的高考录取模式下,政府、高校和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绩效水平。本研究对促进我国实现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曹璇;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永;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高等教育;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本科; 贫困学生资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