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晋西南传统民居宅形在当代的自发性延续机制
【6h】

晋西南传统民居宅形在当代的自发性延续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 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缘起

1.3研究内容

1.3.1研究对象的界定与阐释

1.3.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3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4文献综述

1.4 晋西南历史地理与文化社会背景概述

1.4.1晋西南自然地理特征概述

1.4.2晋西南地区的建制沿革

1.4.3晋西南人文地理背景概述

1.5晋西南传统聚落形态格局概述

第 2 章 晋西南传统民居宅形分析

2.1 晋西南传统民居宅形概述

2.1.1靠崖式窑洞住宅

2.1.2独立式窑洞住宅

2.1.3地坑式窑洞住宅

2.1.4.土木或砖混合式住宅

2.2晋西南传统民宅的构造特点

第 3 章 晋西南当代民居宅形分析

3.1晋西南当代宅形概述

3.1.1独立式窑洞民居

3.1.2砖混结构低层住宅

3.1.3框架结构低层住宅

3.2晋西南当代民居入口空间分析

3.3晋西南当代民居的平面布局与功能划分

3.4空间意像分析

3.5构造特点

第 4 章 晋西南当代民居宅形中的传统延续性

4.1平面格局的延续性

4.2空间构成的延续性

4.3建构逻辑的延续性

第 5 章 宅形传统的自发性传承机制

5.1 物质条件的制约

5.1.1 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影响

5.1.2 材料与建造技术的影响

5.2建构文化的延续性

5.3传统城市空间肌理对晋西南当代宅形的塑造

5.3.1门:城门、牌坊、坊门

5.3.2路径:街道、巷道、廊

5.3.3墙:城墙,堡墙

5.4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5.5 区域经济基础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晋西南地区民居测绘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依托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对晋西南地区现存的传统民居建筑与当代自建民宅进行梳理与类型学研究,分析二者之间在宅形上显性与隐性的传承关系,并进一步阐释造成这种自发性延续现象的内在与外在动因。本文无意对晋西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构造、装饰细节进行全面地研究,也不是为了继续阐释地域主义、批判性地域主义等建筑学内部的思想潮流,而是为了探究在缺少专业建筑师干预、由住宅主人与地方性民间施工团队自发建设的住宅建筑中,传统民居的宅形意向在哪些方面得到延续,这种延续性又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与本研究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本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与实际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晋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地理区位,并概述了晋西南地区行政建制的发展简史。第三、四章分别叙述了晋西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与当代自建民宅的类型及特征,第五章则分别比较了传统民居与当代住宅各类宅形特征上的延续性现象,第六章通过对本区域内各种影响宅形传承机制的外在与内在因素进行剖析,探究了推动传统宅形自发性延续现象的机制并得出最终结论。  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工业化时代下新的风土建筑——地域性的自建住宅实现对传统民居建筑宅形进行自发性转译的现象与机制,对于探究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在今天的重构或许拥有一定启发意义,对于新的时代背景下建造出真正符合地域文化精神的优秀建筑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思考途径。

著录项

  • 作者

    谢添翼;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建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明星,刘大为;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宅形,自发性延续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