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设计研究
【6h】

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1社会背景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1建筑的空间

1.3.2 非正式空间

1.3.3建筑行为学

1.3.4环境心理学

1.4研究内容

1.4.1研究的方向与范围

1.4.2研究的方法

1.5论文框架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高校非正式空间发展历程

2.1建筑行为学相关理论及研究

2.1.1国外建筑行为学相关理论及研究

2.1.2国内建筑行为学相关理论及研究

2.2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及研究

2.2.1国外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及研究

2.2.2国内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及研究

2.3大学建筑与空间设计理论及研究

2.3.1国外高校建筑与空间设计相关理论及研究

2.3.2国内高校建筑与空间设计相关理论及研究

2.4.国外大学建筑及非正式空间的发展历程

2.4.1西方古典大学时期中的非正式空间

2.4.2西方近代大学时期中的非正式空间

2.4.3西方现代大学时期中的非正式空间

2.5国内大学建筑及非正式空间的发展历程

2.5.1古代传统型书院中的非正式空间

2.5.2近现代大学成型初期中的非正式空间

2.5.3当代综合性大学中的非正式空间

2.6当代国内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常见形式与使用现状研究

2.6.1国内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常见形式

2.6.2国内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使用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空间使用者心理与行为研究

3.1环境与使用者心理及行为关系

3.1.1察觉与认知

3.1.2感受与意识

3.1.3行为学在高校建筑中的体现

3.2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及行为特点

3.2.1独立性与集体性

3.2.2成熟性与依赖性

3.2.3虚拟性与现实性

3.3影响使用者行为的环境因素

3.3.1噪音与密度

3.3.2界定与围合

3.3.3灯光与色彩

3.3.4私密性与交往性

3.3.5认知图式与环境感知

3.3.6场所特性与不确定空间

3.3.7环境因素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研究

4.1高校校园空间构成

4.2.1门厅及过厅

4.2.2水平交通空间

4.2.3垂直交通空间

4.2.4中庭

4.2.5平台空间

4.3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职能

4.3.1完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

4.3.2培养交往能力与集体意识

4.3.3满足使用者多元化需求

4.3.4提升综合素质与各项能力

4.4.1可见性与可变性

4.4.2多元性与主导性

4.4.3私密性与交往性

4.4.4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实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非正式空间改造设计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概况

5.2 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设计改造原则

5.2.1空间改造

5.2.2使用者行为及需求分析

5.3 梅园宿舍设计改造

5.3.1梅园宿舍设计改造方案

5.3.2梅园宿舍设计改造总结

5.4 南区活动中心设计改造

5.4.1南区活动中心改造设计方案

5.4.2南区活动中心设计改造总结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需求的提升,建筑所要满足的早已不是人简单的生活功能需求。回顾建筑的发展历程,随着空间、场所等概念的提出,人对建筑的理念与观点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空间划分以及分类模式也逐渐显现出弊端。现如今建筑内各种形式的活动经常在同一空间下混合发生,空间变得不再像以往那么专门化,只能满足单一功能的空间,其缺陷在如今变得越来越明显。  在高校,随着综合学科的推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同样也变得模糊起来。现如今高校建筑空间大多围绕其固有需求下的每个功能空间、课程、学科去设计。随着各种学科、功能、需求的混合与模糊,教学、通行、休憩和交往等各类被定义好的行为,不再适合单一的套用到某个功能区块内。  在高校建筑中的学习、生活及其配套空间部分,各专家学者做出了不少革新与尝试,其中有不少出彩的案例。但从当代国内大学宏观角度来看,空间的变革并未促进教学模式的更新,课堂外交往、学习空间的打造也并未改变中国大学生从中学时代所养成的习惯。各类休闲、学习、娱乐的非正式空间的营造,很大程度上只吸引了少数人的使用,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从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探讨这些非正式空间的必要性。  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节,主要对课题背景、相关理论、研究范围与研究目的做出阐述,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节,主要介绍相关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以及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为第三章节,结合主题,分析了空间环境与使用者行为的关系,以及当代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为后续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为第四和第五章节,着眼于建筑的非正式空间,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并结合前文的理论知识,对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以基于使用者行为角度去找寻适宜当代高校师生的非正式空间设计的方式方法,并以实例改造为载体,将此次研究成果以设计改良的形式进行表达。  此次对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的研究,是建立在各学科前辈们的科研理论成果之下,对高校非正式空间进行了探索,总结出符合使用者行为模式的高校建筑非正式空间的一些设计要点,以供今后高校建筑实践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