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碳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的规制效应建模研究
【6h】

中国碳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的规制效应建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基础

2.1.1 波特假说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碳交易制度的影响及运行机制研究

2.3.2 企业创新驱动因素及效益研究

2.3.3 绿色投资的驱动因素及效益研究

第3 章 中国碳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规制效应研究

3.1问题的提出

3.2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3.2.1数据说明

3.2.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2.3双重差分法

3.2.4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

3.3结果讨论与分析

3.3.1碳交易制度对八大行业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

3.3.2碳交易制度对八大行业各行业上市企业创新的影响

3.4稳健性检验

3.4.1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

3.4.2混杂因素的影响

3.4.3匹配方法的影响

第4 章 中国碳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绿色投资的规制效应研究

4.1问题的提出

4.2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4.2.1数据说明

4.2.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3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法

4.3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平行趋势检验

4.3.2碳交易制度对八大行业上市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

4.3.3碳交易制度对各试点八大行业上市绿色投资的影响

4.4稳健性检验

4.4.1 反事实检验

4.4.2 PSM-DID 估计

4.4.3 时变固定效应模型估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以往中国主要通过行政强制性措施实现碳减排目标,但依靠行政强制性措施实现碳减排的效率较低且代价较高。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市场机制在碳排放配额分配中的作用,并逐步补充当前主要使用的行政强制性措施。碳交易制度已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截至2019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已经运行6年,其实际成效如何,其对控排企业的规制效应如何,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因此,本文从低碳技术创新与绿色投资两个方面切入,研究中国碳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的影响。为了定量估计中国碳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创新水平的规制效应,本文利用DID方法与PSM-DID方法探究了中国碳交易制度对这些上市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水平的规制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中国碳交易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并探讨了行业异质性产生的原因;为了探究中国碳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绿色投资的规制效应,本文利用固定效应DID方法探究碳交易制度对这些上市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考虑碳交易制度在各个试点存在的差异性,进一步考察了碳交易制度对企业绿色投资影响的地区异质性,并分析了地区异质性产生的原因。  结果表明:第一,在样本期内,中国碳交易制度对相关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总体不显著,但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具体来说,在8个CET覆盖的行业中,CET政策有助于改善电力和航空企业的技术创新,但这种效应在其他6个行业(即钢铁、化工、建材、石化、有色金属和造纸)中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中国CET政策对促进相关企业技术创新仍有很大潜力。第二,在样本期内,中国碳交易制度对相关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总体不显著,但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具体来说,在7个碳交易试点中,碳交易制度促进了湖北地区相关企业的绿色投资,但抑制了广东和天津地区相关企业的绿色投资,与此同时,对于北京、上海、重庆和深圳四个碳交易试点地区,碳交易制度对相关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影响不显著,这有利于总结中国碳交易试点的成效,为全国碳交易制度的有效建设提供信息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