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6h】

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1 村镇聚落

1.3.2 空间演变

1.3.3 休旅介入

1.3.4 空间要素与特征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空间基础研究与方法构建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休旅介入与村镇相关研究

2.1.2 聚落空间演变与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2.2 相关理论方法综述

2.2.1 聚落空间形态的定性研究

2.2.2 聚落空间形态的定量研究

2.3 休旅介入型乡村聚落空间研究方法建构

2.3.1 休旅介入型村镇判断

2.3.2 规模特征

2.3.3 功能特征

2.3.4 形状结构特征

2.3.5 影响因素分析

3 永川区休旅介入型村镇案例选取与数据处理

3.1.1 区位

3.1.2 行政区划

3.1.3 地形地貌

3.1.4 人口情况

3.1.5 经济情况

3.1.6 旅游产业发展

3.2.1 规划旅游村镇解析

3.2.2 村镇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3.3 研究对象村镇概况

3.3.1 茶山竹海街道

3.3.2 南大街街道

3.3.3 松溉镇

3.4.1 数据来源

3.4.2 数据处理

4 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体系空间演变

4.1 规模特征

4.1.1 景观格局指数横向比较

4.1.2 景观格局指数演变特征

4.2 功能特征

4.2.1 土地利用结构

4.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4.2.3 土地利用重心转移

4.3 形状结构特征

4.3.1 聚落斑块演变描述

4.3.2 聚落斑块核密度

4.3.3 规划村镇体系解析

4.4 聚落体系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4.1 高程影响分析

4.4.2 水体影响分析

4.4.3 道路基础设施影响分析

4.4.4 旅游资源影响分析

4.4.5 各镇街主要影响因素判断

4.5 本章小结

4.5.1 茶山竹海:一核多心、线性延伸、山地联系较弱

4.5.2 南大街:一核两带、线性延伸、纵向联系紧密

4.5.3 松溉镇:一核一带、多轴放射、联系密切

5 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个体空间演变

5.1 规模特征

5.1.1 开发强度指标横向比较

5.1.2 开发强度指标演变特征

5.2 功能特征

5.2.1 土地利用结构共性特征

5.2.2 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普遍特征

5.3 形状结构特征

5.3.1 聚落空间概述

5.3.2 聚落空间形态学分析

5.4 聚落个体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萱花村:近山路产聚落,依茶山傍塘水

5.4.2 黄瓜山村:合院沿路建设,果园水塘环绕

5.4.3 茅园村:工业影响下聚落差异大

5.5 本章小结

5.5.1 萱花村:自由式路网,散漫型布局

5.5.2 黄瓜山村:枝状路网,轴带式布局

5.5.3 茅园村:面状路网,集团式布局

6 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空间演变规律

6.1.1 由快速高密度建设,向聚散合宜的低速发展

6.1.2 由对耕地林地开发,到果园茶园林地环绕

6.1.3 由单核放射,到多核生长

6.1.4 地形主导,道路基础设施资源、旅游资源影响力逐步提升

6.2.1 聚落建设由快速扩张到精品化

6.2.2 山水人居格局与景观从破碎到完整

6.2.3 街巷肌理、建筑形态从异变到传承

6.3.1 村镇旅游发展驱动力

6.3.2 旅游驱动下的村镇空间状态

6.3.3 旅游驱动下的村镇空间演变机制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在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下,西南农村地区为了适应山地地区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农村聚落空间格局。而村镇聚落空间作为容纳乡村社会活动的最为重要的核心物质空间,起到促进乡村社会生活发展,包容聚落内部村民人际交往、生活生产需求的作用,具有沟通、认同、聚集、归属和满足等特征。乡镇聚落涉及到村镇居民的经济、生产、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改善农村生活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5年起,重庆市永川地区依托其秀美的山水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几个村镇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部分休旅介入型村镇已完成从农耕经济结构向旅游经济结构的转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改善传统乡村聚落的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实现村镇聚落空间的保护、继承和发展,需要对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空间演变规律进行总结与归纳,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反思。  本文以永川市三个休旅介入型镇和街道,以及三个休旅介入型村庄为实证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聚落体系空间演变和聚落个体空间演变两个层面出发,探讨乡村聚落空间演变所具有的空间特征,进一步探讨空间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同时结合地区发展现状特征及地域特色,总结乡村的结构体系和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永川区乡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空间总体呈扩张趋势,但内部规模、功能、形状结构特征演变存在类型化的时空分异;聚落集聚程度不断增加,且单核向多核发展;聚落形态普遍与地形关系密切,且同样也存在由于村镇产业发展放下不同带来的明显的差异。(2)永川区休旅介入型村镇聚落空间演变受自然地理和资源分布因素的共同影响。高程大、近水体、近道路基础设施以及靠近旅游景点的地区,聚落规模趋于增大,而远离城镇、水源条件不便、远离旅游景点的地区,聚落容易衰退。(3)通过对聚落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在聚落体系尺度上将现有休旅介入型聚落体系的空间演变特征进行规律总结,在村庄聚落空间尺度上将现有休旅介入型聚落个体空间演变特征进行规律总结,按特征类型划分并对不同类型的聚落进行模式总结与反思,以为发展乡村旅游、改善村镇生活生产物质空间、保护村镇自然山水格局提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