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终端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模拟研究--基于LMDI与LEAP模型
【6h】

重庆市终端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模拟研究--基于LMDI与LEAP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国外研究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简介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章节安排

2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选择

2.1 能源与碳排放单位

2.1.1 能源分类

2.1.2碳排放单位

2.2 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选择

2.2.1 分解模型对比

2.2.2 LMDI 模型简介

2.3 碳排放预测模型选择

2.3.1预测模型对比

2.3.2 LEAP 模型简介

2.4 情景分析法

2.4.1 情景分析法特征简介

2.4.2 情景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2.5 本章小结

3重庆市经济能耗状况与终端能耗碳排放估算

3.1 重庆市碳排放相关情况

3.1.1能源资源禀赋

3.1.2经济增长

3.1.3 产业分布

3.1.4 人口情况

3.2 重庆终端能耗情况

3.2.1 终端能源消耗量及其构成

3.2.2 碳排放部门用能情况

3.2.3 各部门终端能源强度

3.3 重庆市终端能耗碳排放估算

3.3.1 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3.3.2 重庆终端碳排放

3.4 本章小结

4重庆市终端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4.1 终端能耗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2 重庆市终端能耗碳排放 LMDI 分解

4.2.1分解过程

4.2.2数据说明

4.3 LMDI 分解结果

4.3.1结果报告

4.3.2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重庆市终端能耗碳排放情景模拟分析

5.1 LEAP-Chong Qing构建

5.1.1模型结构

5.1.2数据结构

5.2 情景设计与参数设置

5.2.1 情景设计

5.2.2 各情景参数设定

5.3 结果分析

5.3.1各情景模拟结果

5.3.2 分析与讨论

5.4 结论及建议

5.4.1 主要结论

5.4.2 政策建议

6结论

参 考文献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C.附表

致 谢

展开▼

摘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中国在巴黎气候峰会上承诺力争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重庆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在西部各省市中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如果能实现更加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碳排放效率,无疑会产生地区示范效应,为中国的碳减排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基于此,本文从重庆市终端能耗碳排放出发,挖掘其增长背后的一系列影响因素,模拟在各种情景下重庆未来的终端碳排放量,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为重庆市的碳减排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首先,笔者核算了重庆市生产、生活中的终端碳排放量;其次,通过LMDI分解法,研究了2005-2017年经济规模、人口规模、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多种因素对于重庆市终端碳排放的影响;最后通过构建LEAP-Chong Qing模型,以政策为导向,以2017年为预测起始年2018年为第一计算年,预测重庆市2018-2050年的碳排放情况。主要结论如下:2005-2017年期间,重庆市经济规模的扩大是引起终端能耗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其贡献值为193.648MTCO2,贡献率达237.8%;能源强度效应贡献值和贡献率分别为-148.14MTCO2、-181.92%,是抑制终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且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能源强度的降低;除此之外,产业结构结构、能源结构的“高碳化”以及人均生活能耗的上涨也是终端能耗碳排放升高的重要因素,贡献值分别为18.77MTCO2、9.37MTCO2、16.54MTCO2贡献率分别为23.05%、11.5%、20.31%,同时系数效应使得终端能耗碳排放下降-10.11MTCO2,主要来自于电力排放系数的下降,进一步来自于火电占比的下降。对2018-2050年的终端碳排放情况进行模拟发现,七种情景下,重庆市终端能耗碳排放在2050年前均能实现达峰。其中政策强化情景峰值出现时间最早,在2031年,峰值也最低为220.5MTCO2;政策延续情景是笔者认为最可能出现的情景,峰值出现在2035年,峰值为264.6MTCO2。政策弱化情景出现峰值时间最晚,在2048年,峰值为343.1MTCO2。除此之外,弱化经济规模与能源强度情景、弱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情景、强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情景、强化经济规模与能源强度情景峰值依次290.4MTCO2、280.8MTCO2、248.7MTCO2、243.9MTCO2;均出现在2035年左右。  基于研究分析,本文主要政策建议如下: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品燃料占比,加大天然气作为能源消费的比重,同时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应用以及推广的投入,增加水电、风电等“零碳电力”的生产占比;加强区域技术交流合作,生产更具高附加值的产品,着力降低各行业能源强度;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控制工业领域碳排放,建设低碳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减少终端能耗碳排放的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