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国并购中的定向可转债研究——以继峰股份并购格拉默为例
【6h】

跨国并购中的定向可转债研究——以继峰股份并购格拉默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概述

2.1.1 可转债的含义

2.1.2 可转债的构成要素

2.1.3 定向可转债的推出

2.1.4 发行可转债的优势

2.1.5 可转债市场存在的风险

2.2.1 跨国并购的含义

2.2.2 跨国并购的支付方式

2.3.1 财务契约理论

2.3.2 控制权理论

2.3.3 协同效应理论

2.3.4 规模经济理论

3 继峰股份并购格拉默案例分析

3.1 并购双方概况

3.1.1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3.1.2 GRAMMERAktiengesellschaft(德国格拉默股份公司)

3.2.1 并购背景

3.2.2 并购动因

3.3 并购交易过程

3.3.1 认购强制性可转债

3.3.2 二级市场增持股份

3.3.3 要约收购

3.4.1 支付工具

3.4.2 支付对价

3.5 本章小结

4 并购案中定向可转债分析

4.1 并购案中定向可转债的作用

4.2.1 利率风险

4.2.2 股价波动风险

4.2.3 控制权丢失风险

4.2.4 流动性风险

4.3 继峰股份并购活动杜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定向可转债的进一步研究

5.1.1 现金支付工具利弊

5.1.2 股份支付工具利弊

5.1.3 定向可转债支付工具利弊

5.2.1 结合公司资产结构控制发行规模

5.2.2 完善企业现金流监控体系,防范流动性风险

5.2.3 拓宽企业并购交易支付方式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1 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定向可转债法律法规

6.2.2 科学选择融资和支付方式

6.2.3 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被并购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企业发展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跨国并购已然成为我国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新方向。目前,随着汽车产业遭遇发展瓶颈,其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也进入技术、品牌升级的关键期。因此,凭借品牌和技术优势实现向价值链上游转移,正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龙头行业的关键抉择。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通过实施跨国并购,积极“走出去”,以期获得前沿技术、产品渠道、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场优势,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跨国并购对企业来说不仅是一次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据统计,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途夭折的企业占到了跨国并购企业总数的67%左右。因此,借鉴之前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积累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有效防控风险对期望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国际化发展的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跨国并购和定向可转债的概念与相关理论,结合并购背景、并购动机和并购可行性,详细介绍了继峰股份并购格拉默的整个交易过程和支付方式的选择,笔者发现在要约收购顺利完成后,将格拉默的资产注入到继峰股份的过程中,运用定向可转债是一大亮点。基于此,笔者对本次并购案中运用定向可转债这一工具的作用展开分析,同时阐述了这一工具在此次并购中可能引发的风险,后续还对比了定向可转债支付工具与常用支付工具的利弊,基于此提出了运用定向可转债应注意的风险防控措施。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汽车零部件行业或相关行业的跨国并购尤其是定向可转债这一支付工具的应用提供一些思路和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