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理与延性设计
【6h】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理与延性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插图清单及表格清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致谢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单调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延性

第三章反复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

第四章框架结构的耗能机理

第五章框架结构延性设计

第六章五层框架的设计实例

6.1框架结构布置及设计条件

6.2延性框架设计——采用新西兰规范的能力设计方法

6.3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框架设计

6.4两种计算方法比较

第七章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最普遍,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因为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延性和较强的整体性,目前广泛用于地震设防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然而未经合理设计的框架结构会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较严重的震害。 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延性结构通过塑性铰区域的变形,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同时,这种变形降低了结构的刚度,致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减小,也就是使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力减小,因此,延性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为了利用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力耗散地震能量,减轻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应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成延性框架结构。 本文主要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耗能机理和抗震延性设计的方法,在设计实例中对框架构件的设计采用了新西兰规范和我国规范两种做法,并进行了比较,证明了采用修正的弹性分析方法的延性设计使结构具有更加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延性,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