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在安徽省的应用研究
【6h】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在安徽省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插图清单及插表清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承载力问题的提出

1.2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

1.3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理论

2.1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1.1水资源的定义

2.1.2可持续发展

2.1.3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2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2.2.1承载力的起源与发展

2.2.2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2.3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2.3.1广义水资源的承载主体、客体

2.3.2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2.3.3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

2.4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第三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

3.2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指标体系的主要功能及构建原则

3.2.1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3.2.2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主要功能

3.2.3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3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

3.3.2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指标的选取

第四章基于AHP构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1层次分析法

4.2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基于AHP构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1用AHP法确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

4.3.2因素集的划分及评语等级论域的建立

4.3.3单项指标的评价及隶属函数的建立

4.3.4总体评价

第五章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1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5.1.1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5.1.2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对应于各等级的隶属度的确定

5.1.3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5.1.4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分值的计算:

5.2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主要研究内容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水是维系人类生存,维护生态系统完整和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居民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凸现,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系统地开展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讨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设计方法.从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质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五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选取了16项指标,建立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系统,本文将AHP法和多层次模糊评价有机结合,构建了基于AHP构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AHP分析,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安徽省2004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措施,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