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神的枷锁——《看不见的人》中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6h】

精神的枷锁——《看不见的人》中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1.1 Ralph Ellison's Life

1.1.2 Ralph Ellison's View of Art

1.1.3 The Landmark Novel

1.2 Literature Review of Invisible Man

1.3 Creativity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Present Thesis

Chapter Two Social Background and Ralph Ellison's Status

2.1 Social Background in 1950s

2.2Ralph Ellison's Ingenuity and the New Image in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2.2.1 Ralph Ellison's Ingenuity

2.2.2 New Image in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Loss of Identity

3.1 The Narrator's Servility in His Early Years

3.2 Anti-black Racism as an Obstacle to Blacks' Identity

3.3 Other Three Categories of Afro-Americans Who Lost Themselves

3.3.1 Masked Blacks

3.3.2 Post-Slavery Blacks

3.3.3 Radical Blacks

Chapter Four Search for Identity

4.1 His Awakening

4.2 His Freedom

4.3 His Responsibilit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看不见的人》小说主人公失去和寻找自我心路历程的分析,指出了来自白人世界的精神歧视导致美国黑人失去自我,而黑人只有在自己的黑人文化中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首先,介绍了小说出版时的美国社会背景和拉尔夫·埃里森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独创性和其里程碑似的地位.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黑人的整体地位显著提高.但是黑人依然遭受着来自白人心理上的种族歧视.作者拉尔夫·埃里森正是从当时美国社会的这种社会现实出发创作出《看不见的人》,揭示出美国黑人被白人当作局外人的心理痛苦,和如何在这样的种族歧视中一步步失去自我的过程.小说《看不见的人》使得人们开始重视美国黑人的精神追求,从而把美国黑人小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接着,就小说本身,主人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一步步失去自我进行分析.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使得他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奴性,并且排斥黑人文化,拒绝接受自己的黑人特征.带着这种奴性进入社会以后,主人公不断的遭受到来自白人世界心理上的歧视,白人无视主人公作为一个体人的人格,而是把他看成实现目的的工具.在这种歧视中,主人公变成了白人眼中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