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腐剂处理后杨木防腐防霉性能测定
【6h】

防腐剂处理后杨木防腐防霉性能测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前言

上篇文献综述

第一章木材防腐研究进展

1木材防腐概况

2木材防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木材腐朽菌和霉菌研究进展

1木材防腐防霉标准体系建立

2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及侵染机理研究

3杨树木材腐朽和材性研究

4防霉研究进展

下篇研究报告

第三章木材腐朽菌和培养条件的确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腐朽后杨木试样木材重量损失率测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腐朽后杨木试样力学强度测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第六章腐朽后杨木试样生物结构及化学成分变化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不同杨木处理防霉效果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第八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1全文小结

2讨论

3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性天然林资源的枯竭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人工林木材的大量利用已成为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杨木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但因为材质疏松、密度较低、易腐朽而限制了它的用途,为了提高其耐腐性、扩大其应用领域以及节约有限的木材资源,对杨树木材进行防腐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本研究对防腐剂尿醛树脂(UP)、酚醛树脂(PF)、季铵盐防腐剂(ACQ)和PF+ACQ综合处理的杨树木材的防腐性防霉性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评价和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的防腐防霉效果。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收集了6种木腐菌,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对木材腐朽的能力等方面测定,确定灰盖褶孔菌(Lenzites acuta Berk)和木蹄层孔菌(Fomes.fomentarius(L.:Fr.)Kick.)腐朽能力较强,适合用于杨木防腐性能的测定。通过对防腐测定方法中使用的培养基进行比较,发现加富PDA和棉籽壳+木屑培养基较适于腐朽菌的生长和防腐性能的测定。 2.通过对UP、PF、ACQ和PF+ACQ处理杨木的防腐性能评价,发现PF和PF+ACQ处理的杨木防腐性能较高。表现在重量损失率比其他处理要小,分别为12.8948%和19.2582%,木材强度要高等。ACQ处理和对照相比较,防腐性能有较大提高;UP处理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3.通过对未处理杨木(杨木素材)的耐腐性进行测定,随杨树材种不同其耐腐性有所不同。测定发现新疆杨试样的天然耐腐性等级为稍耐腐等级,美洲黑杨和毛白杨为不耐腐等级。 4.对UP、PF、ACQ和PF+ACQ处理杨木的防霉性能评价,结果也同样显示PF和PF+ACQ处理的杨木防霉性能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