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基于对试点城市的比较分析
【6h】

武汉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基于对试点城市的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主体内容

第二章 武汉市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分析

第一节 武汉市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武汉市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第三章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体内容比较

第二节 试点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启示

第四章 武汉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制度设计主体内容建议

第二节 制度设计配套措施建议

结论

附录: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从国外已开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6年,人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 15 个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式拉开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践的帷幕。2019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凸显了长期护理保险在多层次保障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从试点情况来看,长期护理保险的推广路径一般是由城市到农村。武汉市作为中部大型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和长期护理服务供给现状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位置,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环境与基础具有一定典型性。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武汉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基于武汉的现实情况和试点城市的经验启示,研究武汉市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文章内容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梳理总结了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方面的文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于 Gilbert 社会福利政策理论,确定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五维分析框架,即分配基础、分配内容、服务输送、资金筹集和待遇支付。第二部分分析了武汉市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背景。在失能老人规模逐渐扩大,传统护理供给不足、社会性住院现象普遍背景下,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武汉市应对和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的必然选择;武汉市具备良好的政策经济环境、护理硬件基础以及居民具备相应的保费承受能力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提供了可行性。第三部分基于五维分析框架,深入比较了15个试点城市的制度设计,得出可供武汉市借鉴的经验启示。第四部分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从制度设计的主体内容和制度设计配套措施两个方面对武汉市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制度设计主体内容上:参保对象逐渐覆盖城乡居民,保障范围渐进扩展中度、轻度失能,保险支付以服务为主,服务输送明晰权责,资金筹集多方并举,待遇支付设置比例与限额;制度设计配套措施上:要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完善服务供给配套体系,制定科学失能评定标准,建立风险管理防控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彭慧;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学科 保险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志华,纪琼骁;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