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非利息收入的视角
【6h】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非利息收入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发展现状

第二节 市场环境变化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

第三节 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发展现状

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基于研究对象进行变量定义与指标选取

第三节 基于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模型构建

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样本来源与描述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回归结果分析

第三节 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提出给很多国家实施对金融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金融自由化的重点之一就是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即利率市场化。利率是资金的成本,经由市场供需决定的利率能够对资金流向进行有效引导,使资金利用效率能实现最大化。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我国也紧跟国际趋步伐,于 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利率,从而开启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渐具备了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条件。2015 年10月,人民币存款利率放开,标志着我国历时近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在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所面对营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差缩小、利率波动增大、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摆在了商业银行面前,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维持收益能力并保证风险可控,商业银行必须对其风险承担行为做出适时适当的调整。因此本文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度和样本广度两个方面进行了拓展;同时基于非利息收入的视角,积极探索在利率市场化下,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情况,并为银行风险规避和相关政策完善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选取2011至2017年银行数据作为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筛选,形成了样本容量为1020个银行-年份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利率市场化、非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承担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样本以及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首先, 2011 年后的利率市场化,尤其是对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速度明显加快,总体上来说,这一变化依旧会促使银行增加其风险承担。其次,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刺激,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会逐渐升高;同时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非线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非利息收入的占比,可以降低其风险承担;当非利息收入占比上升到一定比例,反而会使得银行风险承担增加。最后,相对于金融较为发达的国家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较低,因此在当前阶段适度发展非利息收入有助于银行“抑制”其风险承担。对样本进行分组还可以看到,对区域性银行来说,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能明显“对冲”存贷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风险承担的提高。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政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陈祥明;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学科 金融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非利息收入,银行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