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钯、铂复合物制备2,6-二氯苯酚和CO2电化学传感器
【6h】

纳米钯、铂复合物制备2,6-二氯苯酚和CO2电化学传感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插图清单

机理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简介与分类

1.1.1 简介

1.1.2 纳米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分类

1.2 纳米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1.3 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表征方法

1.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1.3.2 电化学方法表征

1.4 纳米金属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应用

1.4.1 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

1.4.2 生物医学分析方面的应用

1.4.3 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1.5 展望

第二章 纳米钯/β-环糊精复合物修饰镍钢电极制备2,6-二氯苯酚传感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电极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β-CD/TCh/Ni-Fe的FE-SEM

2.3.2 Pd/β-CD/TCh/Ni-Fe的XRD和XPS

2.3.3 Pd/β-CD/TCh/Ni-Fe的电化学行为

2.3.42,6-DCP在Pd/β-CD/TCh/Ni-Fe上的电化学行为

2.3.5 电化学检测

2.3.6 干扰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法制备纳米Pt/MWCNTs复合物检测CO2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Pt/MWCNTs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3.2.4 CO2电化学传感器的制作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Pt/MWCNTs纳米复合物的FE-SEM

3.3.2 Pt/MWCNTs纳米复合物的XRD

3.3.3 Pt/MWCNTs纳米复合物的XPS

3.3.4 CO2在Pt/MWCNTs/GCE上的电化学响应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和成果

特别声明

展开▼

摘要

利用纳米钯/β-环糊精复合物修饰镍钢电极(Pd/β-CD/TCh/Ni-Fe)制备了2,6-二氯苯酚(2,6-DCP)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制备通过三个步骤:采用电化学方法将带正电的硫胆碱共价修饰到镍钢表面(TCh/Ni-Fe);将β-环糊精(β-CD)通过静电吸附自组装在TCh/Ni-Fe表面(β-CD/TCh/Ni-Fe);通过双电位阶跃法,将纳米钯沉积在β-CD/TCh/Ni-Fe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晶体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电化学技术表征了该修饰电极的特性。结果显示:纳米钯呈麦穗状,均匀地沉积在电极表面,粒径为17.2±4nm。Pd/β-CD/TCh/Ni-Fe电极对2,6-DCP的氧化还原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在1×10-6~1×10-4 mol·L-1的浓度范围内,2,6-DCP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增长关系[i(A)=2.8×10-3+11.9 Cx(mol·L-1),R=0.996,检测限:1×10-9mol·L-1(3σ)]。
  采用超声合成法制备了纳米铂/多壁碳纳米碳管复合催化剂(Pt/MWCNT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晶体衍射(XRD)及电化学技术表征了该催化剂的性质。结果表明:纳米Pt均匀地镶嵌在MWCNTs表面,粒径为40±20nm。该催化剂对CO2的还原呈现良好的催化作用,可用作制备CO2电化学传感器,CO2在纳米铂/多壁碳纳米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还原电流响应(Pt/MWCNTs/GCE),分别在1×10-6~1×10-5 mol·L-1和1×10-5~1×10-4 mol·L-1两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10-6 mol·L-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