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玻璃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研究
【6h】

玻璃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2.3 研究的对象、范围

1.3 相关概念诠释

1.4 玻璃相关文献综述

1.4.1 学术研究类文献综述

1.4.2 应用技术研究类文献综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玻璃的发展与变化

2.1 玻璃的发展概况

2.2 玻璃的类型划分

2.2.1 玻璃简单分类

2.2.2 按玻璃主要成分分类

2.2.3 按玻璃性能分类

2.2.4 按玻璃生产制造工艺分类

2.3 玻璃的应用角色演变

2.2.5 按玻璃用途分类

第三章 玻璃的材料属性与实际应用

3.1 玻璃的材质特性与实际应用

3.1.1 玻璃的透明性质

3.1.2 玻璃的破坏特性

3.1.3 玻璃的热加工性质

3.1.4 玻璃的可循环利用性质

3.2 玻璃的功能属性与实际应用

3.2.1 玻璃的文化属性

3.2.2 玻璃的心理属性

3.2.3 玻璃的表现属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与装饰的发展与玻璃应用的关系

4.1 建筑发展概述

4.1.1 社会文明及生产力发展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4.1.2 美学作用对建筑演化的推进

4.1.3 建筑是人类凝固的语言

4.2 装饰类型划分

4.2.1 公共艺术装饰

4.2.2 建筑室外装饰

4.2.3 建筑室内装饰

4.2.4 车辆船舶装饰

4.3 建筑与装饰的联系与区别

4.3.1 建筑与装饰的联系

4.3.2 建筑与装饰的区别

4.4 建筑与装饰的发展趋势

4.4.1 我国建筑与装饰的发展状况

4.4.2 现代建筑与装饰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玻璃应用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玻璃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

5.1 玻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类型分析

5.1.1 玻璃在建筑幕墙中的应用

5.1.2 玻璃在建筑门窗中的应用

5.1.3 玻璃在建筑雨棚中的应用

5.1.4 玻璃在建筑采光顶中的应用

5.1.5 玻璃在建筑设施构造中的应用

5.1.6 玻璃在建筑空间分割中的应用

5.2 玻璃在装饰领域的应用类型分析

5.2.1 玻璃在店面装饰中的应用

5.2.2 玻璃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5.2.3 玻璃在室内六面体装饰中的应用

5.2.4 玻璃在玄关、隔断中的应用

5.2.5 玻璃在造型柱面装饰中的应用

5.2.6 玻璃在形象背景装饰中的应用

5.2.7 玻璃在酒柜吧台装饰中的应用

5.2.8 玻璃在办公家具中的应用

5.2.9 玻璃在艺术灯具中的应用

5.2.10 玻璃在装饰画及艺术小品中的应用

5.3 玻璃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5.3.1 玻璃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原则

5.3.2 玻璃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方法

5.4 玻璃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趋势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项目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意识的提高,如何美化环境越来越被重视,装饰行业日渐盛兴。同时,对建筑的节能、环保、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当其冲是对建筑材料的选用推广提出了更多的有关安全、环保性等的标准,对于使用那些既符合相关健康环保标准,又能美化环境的材料提出迫切要求。玻璃不仅可以制造出很多美的东西,还具有低碳节能、绿色环保以及安全性好、通透性好等特点,所以,在人们今天的建筑装饰领域,玻璃的使用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继钢铁、混凝土之后的第三大建筑材料。
  中国是玻璃生产大国,据统计,其年产量是世界总年产量的70%,同时中国也是玻璃消费大国,中国生产的玻璃有90%是在国内消费的,只有10%出口国外。玻璃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都存在着联系,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我国玻璃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产业集中度低;资源、能源消耗高及结构不合理等。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玻璃生产制造厂家,都采用燃烧重油来熔制玻璃,不仅生产成本高昂,(玻璃的制造成本中,燃料成本就占据一半以上),更主要的是生产制造时对环境污染严重,这与推广玻璃为绿色环保建材有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利用核能技术熔制玻璃的研究开发。相对而言,核能工业还是近现代才兴起和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如何把这个神秘的技术安全用到玻璃生产制造中去,恐怕还得有一个过程,写这篇论文的目的,也就是立足以环境为源、以人为本的原则,希望为缩短这个过程出一点微薄之力,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国家或有关专家的注意和重视。相信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希望好的东西、新的东西能尽早普及,为我们所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