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部地区环境友好度分析及政策建议
【6h】

中部地区环境友好度分析及政策建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指标及其赋权方法

2.1 区域环境友好度概念

2.2 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指标

2.3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

第三章 中部地区环境友好度评价

3.1 中部各省经济、环境状况概述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3 中部各省区域环境友好度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 中部地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SWOT分析

4.1 优势(Strengths)

4.2 劣势(Weakness)

4.3 机遇(Opportunity)

4.4 挑战(Threats)

第五章 中部地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政府职能,加强中部各省合作力度

5.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形成产业集群

5.3 促进环境税制改革

5.4 强化公众环保意识

5.5 构建中部地区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05年,我国政府正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确定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社会各界都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积极努力,学术界更是将环境友好理论研究视为学术讨论的热点和前沿。现有研究大多是从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内涵及其建设途径角度进行,而关于定量评价的研究尚未真正开展起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关于区域环境友好度的定义。在参考以前各学者关于环境友好理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区域环境友好度定义,即环境友好度是一个用以衡量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结果与环境承载水平之间协调关系的指标。
  2、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赋权方法。根据国内环境友好度评价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论文建立了由16个指标构成,涵盖了环境直接压力、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治理力三个方面的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按照AHP法及熵值法分别确定的权重系数运用组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确定最终权重系数。
  3、中部地区实证分析。本文基于中部六省的环境经济数据,应用区域环境友好度评价方法,实证评估了中部六省2010年的环境友好度。从环境友好度评价结果来看,中部地区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各省环境友好水平高低不一。这一结果表示各省经济发展并未按照环境友好方式进行,环境—经济系统在该评价年度处于失衡状态,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付出了昂贵的环境成本代价。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中部六省应抓紧转变现行增长方式。
  4、中部地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SWOT分析。本文通过对中部地区进行SWOT分析,以期对导致上述实证分析结果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翔实的阐述,最终给出适合本地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部地区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形成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中部绿色崛起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