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空间的多层次感知初探
【6h】

建筑空间的多层次感知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研究方法

1.5研究框架

第二章空间感知与意境的相关研究

2.1空间感知理论的相关研究

2.2意境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空间感知之视觉向度

3.1视觉的相关解读

3.2空间的视觉感知

第四章空间感知之现象学向度

4.1场所与空间感知

4.2情境与情节感知

第五章空间感知之精神向度

5.1空间感知与场所精神

5.2空间感知的符号学意义

第六章空间的实例感知与验证

6.1实例感知

6.2空间感知的限制性因素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引注

展开▼

摘要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今天的建筑也在迎合这个时代的需求,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宣示着城市现代化的存在,设计师们总是一厢情愿的在设计所谓的视觉建筑。今天的建筑正在失去体验,失去生活的记忆,失去真实的空间感知。然而真正有意义的建筑空间不应是建筑师的一厢情愿,而是有知觉的、记忆的、情节的,更应有精神的建筑空间。
  本论文以空间感知作为切入点,探析人对建筑空间的多层次感知,包括视觉、现象学以及精神三个层面。以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归纳空间最基础的视觉感知层面;引入知觉现象学的概念,补充视觉层面的不足,以霍尔的现象区为基础,分析空间的现象学感知层面;最后通过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探析空间的深层次感知,即精神层面的感知。三个层次以层层递进互补的方式,构成空间的完整感知体系。文章通过理论和实地调研分析相结合,层层深入、抽丝剥茧的分析,呼吁人们与建筑空间建立起互动的关系,引导建筑师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关注人的真实感受,并通过合理的设计,营造多层次有意境的建筑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