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与风险评估
【6h】

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与风险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淮北煤矿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气候状况

2.1.3 土壤状况

2.1.4 煤层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3 研究区土壤类型及分布

2.4 论文数据来源

2.4.1 研究范围及布点情况

2.4.2 研究内容的确定

2.4.3 矿区重金属现状调查

第三章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

3.2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界定

3.2.1 重金属元素界定标准

3.2.2 重金属含量界定

3.3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3.3.1 土壤重金属元素相关性分析

3.3.2 土壤重金属元素聚类分析

3.3.3 土壤重金属元素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4.1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4.2 地质累积指数法

4.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4.4 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与治理对策

5.1 土壤重金属元素健康危害

5.2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5.3 风险评价标准分级

5.4 结果与分析

5.5 治理对策

5.5.1 管理层面

5.5.2 技术层面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问已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煤矿开采会对土壤环境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会随着采煤活动而改变,当含量超过土壤环境阈值时,就会破坏土壤生态环境,从而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本研究通过对淮北煤矿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以揭示采煤活动以来重金属含量累积程度及各重金属污染源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对矿区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分析,为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现状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整体土壤环境状况较好,被研究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但大部分采样点的重金属元素均超过当地的土壤背景值,表现出一定的污染趋势。淮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中Cu、Ni的来源相似,可能源于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Cr、Zn的污染来源相似,可能源于煤炭的开采;Hg的污染来源与其他重金属元素均不相同,可能源于自然成土因素。
  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采样点7、9、14、15和16已表现出地质累积指数等级为1的轻度污染以及中等强度的生态风险等级,需要对这几个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给予重视和治理。重金属元素As、Zn、Hg和Cd的污染程度最重,需要严格注意这四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源的控制。矿区41个采样点重金属健康总风险均达到Ⅲ级中风险等级,其中,采样点8、10-15及采样点19的重金属元素健康总风险值较大,因此,矿区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问题应引起环境治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