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铁枢纽地区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北站综合规划为例
【6h】

高铁枢纽地区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以深圳北站综合规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铁时代

1.1.2 城市发展战略需求

1.1.3 公共空间承载力复合化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范围

1.2.4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理论文献成果综述

1.3.2 实践研究成果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铁枢纽影响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演化及特征

2.1 基本概念及范围界定

2.1.1 高铁枢纽

2.1.2 高铁枢纽地区

2.1.3 城市公共空间

2.1.4 一体化设计

2.2 相关主要理论综述

2.2.1 圈层理论

2.2.2 TOD理论

2.2.3 ROD理论

2.2.4 触媒理论的激化作用

2.2.5 结构“点——轴”线系统理论

2.3 高铁枢纽选址特点及建设规模

2.3.1 高铁枢纽选址与地区条件

2.3.2 高铁枢纽地区建设规模及运力辐射

2.4 高铁枢纽对城市公共空间演化的推力

2.5 高铁枢纽对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影响

2.5.1 宏观定性——城市战略布局

2.5.2 中观定位——城市副中心打造

2.5.3 微观定型——高铁枢纽地区的整协与提升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AHP的高铁枢纽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评价

3.1 一体化设计指标构成

3.1.1 高铁枢纽功能复合化

3.1.2 城市公共空间立体化发展

3.1.3 小结

3.2 一体化设计指标AHP重要度评价

3.2.1 AHP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2.2 设计要素评价流程的设定

3.3 一体化设计AHP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分析

3.3.1 一体化层次结构建立

3.3.2 各层次指标权重分析

3.4 基于AHP的核心区域一体化设计

3.4.1 核心区域业态空间形态

3.4.2 核心区域城市广场接驳空间

3.4.3 核心区域公共景观空间

3.5 基于AHP的线性空间一体化设计

3.5.1 城市交通系统

3.5.2 慢行系统

3.6 基于AHP的高铁枢纽地区公共空间一体化

3.6.1 公共空间的复合化

3.6.2 公共空间的协调度

3.6.3 公共空间的韵律感

3.7 基于AHP的一体化设计情感构成要素

3.7.1 心理认知

3.7.2 空间定义

3.7.3 文化归属

3.8 小结

第四章 高铁枢纽地区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策略

4.1 高铁枢纽地区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的设计要点

4.1.1 整体与通达——融入城市的空间系统的秩序

4.1.2 空间场所感——基于整体秩序,赋予领域性

4.1.3 多样与融合——从表现城市空间为设计宗旨

4.1.4 识别与认知——创造高识别度的环境心理

4.1.5 深沉与净化——从深层次需求尊重人的选择

4.2 营造完整的空间序列

4.2.1 完整的空间序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4.2.2 一体化序列组织策略

4.3 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地面交互界面一体化

4.3.1 枢纽临广场界面

4.3.2 站前广场与城市公共空间交互界面

4.4 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地下交互界面一体化

4.5 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空中交互界面一体化

4.6 小结

第五章 深圳站综合规划一体化设计

5.1 深期北站综合规划背景概述

5.2 深圳北站实行一体化设计

5.2.1 深圳北站一体化建设理念及内涵

5.2.2 总体布局

5.3 深圳北站空间形态与一体化构成

5.3.1 土地规划与功能调整

5.3.2 布局结构规划

5.3.3 空间构成及景观设计

5.4 交通组织设计

5.4.1 机动车交通组织

5.4.2 人行流线组织

5.4.3 复合交通流线组织

5.5 城市设计

5.5.1 功能结构分析

5.5.2 空间结构分析

5.5.3 绿地系统分析

5.5.4 步行系统分析

5.5.5 城市设计指引

5.6 地域性设计

5.6.1 广场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5.6.2 广场景观的地域性设计

5.8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高铁客运时代,城市的建设与高铁枢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高铁枢纽的建设能够带来大量的资金、交通、人力、科技的促进,为城市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基于高铁枢纽而形成的城市地区,则有明显的交通特性,城市的功能组织、交通通行、环境品质和人的空间感受都发生相应变化。
  那么,科学地规划和设计好衔接高铁枢纽与城市之间的纽带,是成功规划高铁枢纽地区的关键所在。高铁枢纽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自然而然成为这个联系纽带。因为其具有布局灵活、空间变化丰富、设计手法多样等特点。因此,如何从城市整体出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进行总体把握,是本文重点研究的方向。
  对于受到高铁枢纽影响的城市公共空间该如何设计,本文提出了一体化的设计思想。于是从影响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的因素出发,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分层和权重评分,得出整个指标体系的重要度评价,筛选出对影响高铁枢纽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针对影响因素,分别针对一体化设计的重点关注因素角度,提出设计策略。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完整空间序列角度出发来阐述,因为不同的空间序列能够在高铁枢纽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形成不同的交互界面。本文从地面、地下和地上三个层次来分析交互界面的不同影响因素该遵循的设计策略。从一体化的思想出发,拆分和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因素手法。
  最后本文引用深圳北站的设计实例来分析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的设计策略。从深圳北站的总体布局和土地使用情况出发,分析其布局结构和城市空间构成,分别梳理机动车交通体系和人行交通体系,从立体空间上将交通流线加以融合,形成流线清晰而换乘快捷的城市一体化交通结构。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整个交通枢纽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综合设计分析,对城市功能结构、绿地系统、慢行系统、城市设计指引等进行整合,梳理了深圳北站的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手法。
  高铁枢纽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复合的过程,设计者不仅要立足于为旅客及市民服务的角度,同时,要站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角度和未来出发,提升高铁枢纽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认同,为实现可持续的交通发展和城市发展一体化而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