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研究
【6h】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概况

1.2.1 水蓄冷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1.2.3 温湿度独立控制中显热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分析

2.1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原理

2.2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风处理

2.2.1 除湿方式

2.2.2 除湿原理

2.2.3 分析比较

2.2.4 送风参数的确定

2.3 过渡季节的系统形式

2.3.1 新风直接送入室内

2.3.2 新风进行处理送入室内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分析

3.1 水蓄冷系统概述

3.1.1 水蓄冷的原理

3.1.2 水蓄冷的特点

3.2.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原理

3.2.1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的提出

3.2.2 CWS-ITHC系统原理

3.3 CWS-ITHC系统设计

3.3.1 CWS-ITHC系统设计要点

3.3.2 CWS-ITHC系统设计步骤

3.3.3 蓄冷槽的设计

3.4 CWS-ITHC系统的数学模型

3.4.1 蓄冷槽模型

3.4.2 冷机模型

3.4.3 冷却塔

3.4.4 泵

3.4.5 系统综合费用

3.5 系统运行控制

3.5.1 新风系统控制

3.5.2 蓄冷系统控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蓄冷负荷预测

4.1 负荷预测的目的与意义

4.2 建筑负荷预测方法

4.2.1 回归模型

4.2.2 时间序列模型

4.2.3 神经网络模型

4.2.4 支持向量回归机

4.3 基于软件模拟的预测方法

4.3.1 DeST软件模拟计算

4.3.2 负荷预测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系统案例应用

5.1 工程概况

5.2 全年动态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2.1 建筑模型

5.2.2 建筑全年各项负荷分析

5.2.3 建筑空调系统设计选型和初投资比较

5.3 系统综合分析

5.3.1 系统逐时能耗分析

5.3.2 系统cop分析比较

5.3.3 系统经济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应需求和峰谷差距日益加剧。蓄冷空调系统对冷量的制取和使用在时间上进行了分离,因此对于削峰填谷调节电网用电平衡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由单独的子系统分别处理和调节温度、湿度,可以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室内空气品质的追求。所以,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应用两个方面对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空调系统(CWS-ITHC)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针对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核心问题新风的处理,分析了其除湿方式,除湿原理和送风参数的确定,在比较中得出冷凝除湿方式更加适合CWS-ITHC系统。CWS-ITHC系统在过渡季节采用通风空调耦合方案,给出新风作为自然能源或在部分负荷率下运行,满足室内热湿环境要求时的参数取值范围。
  分析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水蓄冷系统的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利用matlab建立CWS-ITHC系统主要能耗模块包括制冷机组、蓄冷槽、泵、冷却塔等的数学模型,进而建立系统的的逐时能耗及费用的数学模型。
  阐述了负荷预测的几种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对工程进行负荷预测模拟,在此基础上确定耦合系统合理的运行策略,继而采用数学模型模拟出系统的逐时能耗,COP值和逐时费用。并与常规系统进行逐项对比分析,准确得出CWS-ITHC系统的综合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