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及地质意义
【6h】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及地质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1.2.2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等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调研

1.3.2 野外地质调查

1.3.3 重点剖面采样

1.3.4 约束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热演化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

第二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地质特征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球物理场特征

2.2.1 磁力场特征

2.2.2 重力场特征

2.2.3 GPS速度场特征

2.3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中新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2.3.1 三叠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2.3.2 侏罗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2.3.3 白垩纪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2.3.4 新生代沉积构造特征及其地层分布

2.4 鄂尔多斯西南邻区断裂分布及其特征

第三章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实验方法及研究区样品测试结果

3.1 AFT 方法简介

3.2 样品采集

3.2.1 采样原则

3.2.2 样品采集分布

3.3 实验流程

3.3.1 矿物挑选

3.3.2 AFT 制样流程

3.3.3 AFT 测试流程

3.4 测试结果

3.4.1 标样测试结果

3.4.2 样品 AFT测试结果

第四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4.1 AFT 年龄及长度平面分布特征

4.1.1 AFT 年龄分布特征

4.1.2 AFT 长度分布特征

4.1.3 AFT 年龄和长度分布的一维“回飞棒”关系

4.2 剖面 AFT 展布特征

4.2.1 海原-六盘山断裂北部剖面

4.2.2 海原-六盘山断裂中部剖面

4.2.3 海原-六盘山断裂南部剖面

4.3热史模拟

第五章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演化特征—来自磷灰石裂变径

5.1 海原断裂带东南段差异隆升过程

5.2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中生代断裂活动时限

5.2.1 海原-六盘山断裂活动时限

5.2.2 西吉盆地钻井所揭示的基底热演化和断裂活动

5.2.3 鄂尔多斯西南邻区断裂构造格局形成时期

5.3 对六盘山盆地热演化史的约束—以固参 1 井为例

5.4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邻区构造演化过程

5.4.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5.4.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5.4.3 晚白垩世-早新生代

5.4.4 晚新生代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彭恒;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 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池阳,王建强;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55P54;
  • 关键词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2:4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