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LDH的2年预后分析
【6h】

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LDH的2年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文献研究

1.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1.2.1 好发人群

1.2.2 主要临床症状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

1.3.1 膨出

1.3.2 突出

1.3.3 脱出

1.3.4 游离间盘

1.3.5 Schmorl结节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

1.4.1 X线检查影像学表现

1.4.2 CT检查影像学表现

1.4.3 MRI检查影像学表现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1.5.1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史

1.5.2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治疗原理及方法

1.5.3 YESS技术

1.5.4 TESSYS技术

1.5.5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症

1.5.6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与疗效

1.5.7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优势

1.5.8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并发症

2 研究方法与临床资料

2.1研究设计

2.2临床资料

2.2.1 研究对象

2.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排除标准

2.3方法

2.3.1病例分组

2.3.2手术方式

2.4 访视

2.4.1术前访视内容

2.5观察指标

2.5.1一般资料

2.5.2腰椎JOA评分

2.5.3 VAS疼痛评分

2.5.4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发作的情况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分析

3.1.1 性别

3.1.2 年龄(岁)

3.1.3 工作性质

3.1.4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3.1.5 病程

3.1.6 BMI指数

3.1.7 腰部外伤史

3.1.8 手术前JOA评分

3.1.9 手术前VAS评分

3.2疗效分析:JOA评分、VAS评分

3.3.1 JOA评分

3.3.2 VAS评分

3.4 疗效分析:生存分析

3.4.1 总体生存分析

3.4.2 Cox比例风险评估

4.讨论

4.1 经皮椎间孔镜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机制

4.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4.2.1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可明显増加JOA评分,改善腰椎功能

4.2.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可降低VAS评分,具有缓解疼痛疗效

4.3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推迟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发作具有同等疗效

4.4 在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证为何采用新颖的生存分析

4.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陈德强;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家立;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