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型城市高速铁路客站站前广场形态、规模研究——以京沪、武广线为例
【6h】

中小型城市高速铁路客站站前广场形态、规模研究——以京沪、武广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研究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理论意义

1.3.3 研究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对比分析法

1.5.4 回归分析法

1.5.5 归纳总结法

1.5.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速铁路的概念

2.1.2 中小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的概念

2.1.3 站前广场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

2.2.2 连接理论

2.2.3 图底理论

第3章 高铁站站前广场形态分析

3.1 站前广场比例

3.1.1 广场基面长宽比与人体感受

3.1.2 与大型城市站点对比

3.1.3 与日本新干线对比

3.2 站前广场形状

3.2.1 京沪线、武广线广场基面形状

3.2.2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广场基面形状

3.2.3 京沪线、武广线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广场基面形状对比

3.2.4 京沪线、武广线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广场基面差异原因

3.3 站前广场布局

3.3.1 京沪线、武广线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站前广场功能区块布局模式归纳

3.3.2 京沪线、武广线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站前广场功能区块布局模式规律

3.3.3 京沪线、武广线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站前广场功能区块布局模式规律原因

3.4 图底关系

3.4.1 客站核心区图底关系

3.4.2 站前广场图底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铁路站站前广场规模分析

4.1 站前广场规模

4.1.1 不同等级站点站前广场规模数据对比分析

4.1.2 不同线路站点站前广场规模数据对比分析

4.2 站前广场规模影响因子

4.2.1 影响因子

4.2.2 数据获取

4.2.3 研究方法

4.2.4 回归分析

4.3 本章小结

4.3.1 问题与原因

4.3.2 建议

第5章 合肥南站站前广场案例分析

5.1 合肥南站基本信息

5.1.1 站点地理区位

5.1.2 站点概况

5.1.3 设计定位、理念

5.2 合肥南站站前广场特点

5.2.1 广场概况

5.2.2 广场比例

5.2.3 广场形状

5.2.4 广场布局

5.2.5 广场图底关系

5.2.6 广场规模

5.3 合肥南站站前广场实地调研

5.3.1 问题发现及原因分析

5.3.2 设计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已有城市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需要。以高铁、城铁等城际快速交通为先导的规模化、高品质的新城、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城市生长的重要模式。
  城市从上至城市发展模式、空间形态,下至城市交通、人群活动也在不断变化,铁路客站与城市的关系也在发展中逐渐改变。在高速铁路客站中,站前广场作为衔接铁路客站与城市的重要过渡空间受铁路建设发展与城市化两方面的冲击程度最大,这使得站前广场成为铁路客站与城市在发展摩擦中容易产生冲突的部位。高速铁路客站在我国作为较新出现的事物,没有经历长时间使用的考验,存在的问题可能更多。因此,研究者期望通过对高速铁路客站广场发展的研究,对京沪线、武广线中小型城市站点的站前广场形态、规模、规模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得出相对量化和科学的结论,为我国的中小型城市站点站前广场设计提供依据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